「本文来源:浙江融媒体」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薛文春纪驭亚通讯员雷晓蕾冯耀全
随着浙江“双减”工作有序推进,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得到有效规范治理。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缺乏设置标准、管理职责不明晰、监管措施难执行等原因,成为“双减”工作推进中的一大难题。
近日,我省“双减”试点市金华率先破题——正式出台全国首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标准。
据悉,该标准由金华市“双减”工作专班统筹研究,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分别起草发布,涉及艺术、体育、科技、托育等4类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标准对举办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适用范围、举办者、机构名称、培训场地、章程制度、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开办资金等进行了明确。
“其实,金华市在去年就研究出台了《金华市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当时主要对4类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职能部门进行了初次分工。”金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楼伟民说,这一次的标准出台是真正落实了具体职责,为规范治理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提供了遵循。
但制定标准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培训场地的面积标准问题,就让金华市文广旅游局工作人员一度犯难。“全市多家艺术类培训机构中,有原先本来是艺术类培训机构的存量,也有学科类转型过来的变量。如何制定统一的场地标准?”金华市文旅局副局长楼存记说,由学科类转型的培训机构的场地,是按照原先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标准场地设置的,均在平方米以上。但数量更多的存量艺术类培训机构,不少场地面积只有平方米左右。
最终,金华市文广旅游局工作人员经过调研走访和听取意见,制定了“培训场地面积应与办学内容和规模相适应”的标准。比如,舞蹈、戏剧类办学场所的建筑面积须不少于平方米,其它类别办学场所的建筑面积须不少于平方米。机构名称为“XX培训中心”的,其面积须不少于平方米等。
此外,标准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也首次作出规范。例如,艺术类培训机构的专职培训教师应不少于3人,且必须与培训机构签订1年以上的任职合同。培训教师应持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或相应的职业(专业)能力证明。“我们出台标准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办学。只有教师素质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才会更好。”楼存记说。
而在楼存记看来,最大的难点还要数法律权限问题。“面对这样全新的事物,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主管部门的法律权限和执法权力。”楼存记介绍,金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中一半以上是音乐、舞蹈和美术等艺术类培训机构,由文旅局监督管理。好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已在推进中,这也给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吃了“定心丸”。
“标准出台后,我们每天都会接到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的咨询电话。”楼存记说,除了耐心解答外,他们还会继续听取机构的意见,不断完善监管实施方案,加强全市中小学艺术类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目前,金华市的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实现压减。下一步,金华市将在各类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规范办学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为我省“双减”工作提供“金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