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了成本的要素都有哪些,这一篇,我们则来聊一聊,我们透过收入来看成本,会有哪些运营商的收获。这里,我们以一个真实的机构运营举例,项目我们则选择一个大众项目:篮球;城市我们选择在二线城市;场地按照一个标准篮球场作为教学场地。当然,这里所涉及的成本可能和真实的成本略有差异,这个并不重要,大家只需要知道如何透过这个来进行核算就好。如果是其他的项目,也并不影响,因为逻辑是大体相同的。
既然是透过收入看成本,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看收入,体育培训机构的收入主要是通过卖课来收款,这里我们就先计算可提供的学位数,以及不同的卡价,最终能获得的收款是多少。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球场从周一到周末可排课的时间,其中绿色的部分为非高峰时间,周六周日从10:30开始,到17:30则是高峰的时间。高峰时间与低峰时间的主要差别是满班率(出勤率)的差别。高峰时间,我们按照%的出勤率计算,低峰时间,我们按照50%的出勤率计算。两个低峰时间段我们可以约等于一个高峰时间段。这么计算下来,我们发现一周可以安排的时间场次为:8(高峰时间段)+8(16个低峰时间段约等于8个高峰时间段)=16。
标准篮球场每片场地可安排两个班次,每个班次可容纳15个学位。这么计算下来,一共可容纳学位数=16(可安排培训的时间)*2(一个时间场次可安排的班级数)*15(每个班级可容纳的学位数)=.也就是共计个学位数。
这里的学位数并不等于收款数,因为一家体育培训机构的卡价和学位因为项目或产品的不同,学位数会有比较大的差别。例如乒乓球项目按照班容分为1对3,1对2,以及1对1,那么学位数就有所不同。例如篮球项目,也分为季卡、不同课时数的年卡,价格也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哪种,我们首先要计算好一个校区的学位数以及产品框架。
回到我们的营收,我们依然是按照一个标准篮球场进行计算,为了方便计算,我们仅设计两个产品:年卡/52课时,卡价元;年卡/课时,卡价元;按照这两个产品模型以及学位数,我们分别计算一下不同产品占比下的营收。
如图所示,假设我们所有的学位都出售52次的年卡,那么总收款为万;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学位都出售给次的年卡,相当于一个学员每周要上两次课,那么我们总收款为万。总收款相差48万。我们可以理解为52课次的年卡代表着收入的上限,课次的年卡代表着收入的下限,那么我们在做产品规划的时候,就一定要设计好不同产品的配比以及排班。
当然并不是全部都是52课次的年卡是最好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获得更多的客户,获客周期更长,获客成本也就更高。相反,课次,我们仅仅需要获得一半的客户,在获客成本更低的情况下,可获得更高的效率。具体如何进行不同产品的配比,我们需要结合市场、产品特性、排班效率、教学安排等多重因素进行考量。但这里不建议大家设计那种不限次数的年卡,这里会存在三个风险:第一是成本不可控的风险,例如如果客户出勤的次数过高,那么我们付出的成本就过高;第二是当发生客户退费时,退费金额不好确定,容易产生纠纷;第三是我们在设计薪酬绩效的时候,无法根据客户的课消来来设计绩效。
我们这里假设全部按照52课次的年卡进行计算,那么年度总收款为万。围绕着收款,我们可以看一下各要素成本在收款中的占比分别是多少。
如图,这是我们必要的成本要素,这里我们还没有计算入招聘成本、管理成本、办公成本等,即便我们去掉装修成本,会发现,我们所要支出的成本已经占了总收款接近70%。尤其是在我们按最大的收款值、最小的成本支出值计算的时候。如果我们再按照课消后的净利润来看成本占比,则各位夸张。
如此所示,按照课消后来看,如果我们达到60%课消率,最终要亏损23万;只有当课消达到70%的时候,才能做到真正意义的收支平衡。这也是所有体育培训机构要面临的最大的运营挑战。
在所有的成本中,我们发现,营销成本、学员成本占比最小,且相对固定,因此从运营角度来说,在体量没有占据到一定规模时,我们无需将它放在最主要的位置。真正关键的则是场地成本、装修成本及人工成本。其中场地+装修成本,和我们的项目及经营策略有关。一些必须通过整租的方式来获得教学场地的,则就变成了固定成本。一些可以通过租赁时间的方式来获得教学场地的,则前期支出的成本较少。而人工成本则占据了我们超过40%的成本,如果再计算上管理者的成本,则有可能直接突破到50%,它就成为了我们最大的成本支出。关于这部分,笔者会在薪酬绩效篇做更细致的说明,即如何通过绩效+提成+奖金的方式来撬动收入,降低成本。
当然,收入与成本的关系不仅仅是上面所展示的关系,它更和一家机构在不同时间的发展及规模有直接的关系,本篇仅仅是从直观的角度让大家了解到,当我们在运营一家校区的时候,真正影响我们运营的成本要素都有哪些。,我们则从时间和规模的维度,来看看成本在其中会有哪些变化,而这将直接影响我们的运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