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廖家桥小学学生绘制的图画。王博摄
图②:年9月18日,第21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四川省邻水县海军希望小学学生上国防教育课。吴宏博摄
图③:贵州省晴隆县沙子镇光明小学学生手写的感谢信。彭秋玭摄
图④:西部战区陆军为会宁一中援建的机器人活动室。郝帅摄
制图:扈硕
数据来源: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写在前面
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固原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留下一条壮丽的“地球上的红飘带”。
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沿长征路援建所“八一爱民学校”,弘扬长征精神,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回报长征沿线老区人民,在“红飘带”上编织一个个寄托着希望的“同心结”。
年,在军地共同推动下,全军部队援建的“八一爱民学校”增加到所。持续10余年的教育帮扶,为革命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力量。
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记者再次走进长征路沿线的“八一爱民学校”。如今,点缀在这条“红飘带”的“同心结”已经与乡村的振兴、民族的复兴紧紧连在一起,孕育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长征路的胜利希望。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湖南省凤凰县廖家桥小学
千里连线边城梦圆
■王博王淑海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是沈从文笔下的“梦里边城”,曾经也是“边疆僻地的孤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这个武陵山区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坚持“扶贫先兴教”,让凤凰县真正“飞出金凤凰”。
位于凤凰县廖家桥镇的廖家桥小学,是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援建的6所“八一爱民学校”之一。从年至今的15年间,尽管经历部队调整改革,这场跨越千里的帮扶从未断线。
教育帮扶是未来工程。帮扶之初,军地便达成共识:“援建‘八一爱民学校’绝不仅仅是加挂一块牌子,还应体现军民共建的特色,注入红色文化的元素。”
与平原地区的学校不同,廖家桥小学位于山脚下。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等建筑依山而建,正对学校大门的广场,是并不常见的扇形。广场主席台背后的整面墙,在明黄的底色上绘制着天安门、和平鸽、解放军官兵等形象,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标语以及走廊上悬挂的全军挂像英模画像,都透着浓浓的“八一”色彩。
八一希望教学楼、校园健康直饮水系统、五人制足球训练场……学校基础设施逐步完成升级改造后,部队官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