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国内出现本土病例以来,中国医大一院高度重视,科学施策,医院“疫情防控模式”,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院内院外双线出击,践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责任与担当。
双线出击践行责任担当
5月14日,派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玮教授和感染科张静萍教授作为辽宁省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赴营口市鲅鱼圈指导和参加疫情防控及医疗救治工作。
5月15日,在3小时内组建10人核酸检验医疗队赴营口支援,同时完成在院患者及陪护近人次的核酸检测工作。
5月16日,在48小时内完成全院余名职工、学生及物业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派出核酸采样医疗队赴大学完成名学生的核酸采样工作。
5月17日,开始根据省卫生健康委要求,派出重症医学科马晓春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洪文教授每日赴省集中救治中心沈阳中心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派出重症医学科肇冬梅副教授赴营口市参加医疗救治工作。
自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院长尚红院医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各项工作,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和正常医疗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针对目前疫情散发特点,院领导多次深入临床一线督导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院长尚红院士、副院长辛世杰、滕伟禹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急诊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平时要做好充分准备,战时不打无准备之仗。本次本土病例出现时,医院新冠肺炎救治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在医院平时工作的基础上做出针对性部署,果断启动各项疫情应对预案,各工作组和相关科室各司其职,迅速在全院织起一张疫情防控的密网。
职工核酸采样点、检验科:应检尽检、重点筛查
从14日开始,医院开始对从安微、营口返回职工进行核酸检测。15日即开始对全院人员、住院病人及陪护应检尽检。和平院区、浑南院区同步进行。在院患者及陪护近余名,全院职工、学生、进修人员、物业等余名在2天内完成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最大限度确保了在院工作人员和来院患者安全。
前方采集样本,后方检验科便日以继夜的进行检测。在抽调10名技术骨干支援营口后,面对激增的样本量,检验科全科动员、人员三班倒,仪器24小时不停转,在保证完成常规门诊、急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的同时,保质保量完成了全院核酸大筛查任务,15至17日共检测样本3万人次,彰显了国家医学检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硬核担当
预防保健办公室正紧张工作中在开展全院核酸检测的同时,医院对全院职工、学生、物业等人员开展行程监测和密接排查,并及时向全院职工发布疫情防护指南,几天时间累计排查在院工作人员余人,让医务人员没后顾之忧地投入到为百姓服务之中。
发热门诊:充实力量,发挥好“哨点”作用
本次疫情以来,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医院启动应急机制,增加了发热门诊值班医护人员数量,加强培训、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预检分诊流行病学史调查,对于发热门诊就诊患者采取闭环管理和必要的检查,加强警医联动,发现隐患及时上报。
急诊、门诊:关口前移,加强管控
在急诊,今年年初投入使用的预检分诊/隔离抢救方舱已经平稳运行。在这里,急诊医务人员从容不迫地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病情评估,并可开展对可疑新冠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保障了新冠排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急诊新冠肺炎防控关口的前移。
门诊人流量大、人员较密集,是管控的重点和难点。疫情以来,医院进一步加强了预约挂号、实行一医一患、首诊负责等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控制人员聚集。同时,医院出入口,实行辽事通和国务院行程码双码认证,尽最大努力保障着患者就医安全。
病房:启动应急流程,每日筛查,层层把关
为最大程度规避病房潜在疫情感染风险,医院紧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病房应急流程,对门、急诊收治的住院病人及其陪护人员层层把关,每日根据疫情变化情况进行全院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并利用电子陪护证实现提高安全、探视管理及医护人员对外来人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
院感管理:慎终如始,持续推进院内感染控制
为加强新冠肺炎感染控制工作,医院制定并实时更新《新冠疫情常态化院感防控制度汇编》供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执行,已更新至第6版,于4月19日发布,并于5月17日再次修订。根据本次疫情特点,医院制定了《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时院感防控措施汇总》,医院院感防控。5月19日,针对性的开展全体督导员新冠疫情应急防控的院感培训。
安保、后勤、物业:全院联动、全员参与
站好每一班岗,把好每一个出入口。在医院各个出入口,医院录制了“门诊就诊语音提示”,详细讲解了门诊网上挂号的方法、就诊须知和疫情防控常识,通过广播和扩音器循环播放,让患者少走弯路,有更好的就诊体验。
物业人员全员参与,严格防护从我做起。强化对物业人员的院感培训,戴口罩、勤洗手。加强对重点区域、高频接触的电梯按钮、门帘、门把手、预检分诊台等增加消毒频次。
在强化本院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医院还派出多位专家和医护人员支援了全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多名专家奔赴省内抗疫一线:
5月14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玮教授、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感染科副主任张静萍教授接省卫生健康委紧急调令,第一时间前往营口市指导和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并现场督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
王玮教授(右三)、张静萍教授(右二)在营口大石桥传染病院工作中
张静萍教授(左一)在营口三院工作中5月17日,按照省卫健委要求,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洪文教授将每日赴省集中救治中心沈阳中心(医院),为在这里的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按照省卫健委要求,医院派出重症医学科肇冬梅副教授赴营口市参加医疗救治工作,守护这里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安。
肇冬梅副教授在营口三院工作中检验医疗队再出发
5月15日,医院按照省卫健委要求,迅速组建10人检验医疗队奔赴大石桥市结核病防治所开展支援工作。抵达后队员们便马不停蹄投入到工作中。医院PCR实验室刚建成,队员们一边进行实验区消杀,一边归置物品、查缺补漏、建立完整的实验流程,完成时已是16日凌晨。
PCR实验整理前、整理中和整理后在实验室具备实验能力后,第一批样本接踵而至,队员们发挥连续作战精神,至早晨七7点完成管(0人份)标本检测工作。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队员们不断磨合改进,检测速度显著加快,截止发稿时共完成管(人份)核酸检测工作。
检验医疗队在工作中完成任务时天色已渐亮,在返回的大巴上队员们酣然入睡
总有一些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守护着黎明的到来。面对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持久战,守护百姓生命安全是每个医大一院人做出的最坚定无悔的选择。中国医大一院将始终把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