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大事
20年来第40期全国公墓培训聚焦节地生态导师学员风采全记录
▲第40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开班合▲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周静波代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宣读寄语
中国社会报《殡葬周刊》记者储慧静、朱婕妤采访报道5月31日,由中国殡葬协会主办、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绿色文明,生态发展”第40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在上海福寿园圆满结束,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2家殡葬行业单位的92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并顺利结业。
今年正值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开班20周年,自年第一期开班以来,累计有来自个殡葬行业机构的名学员参与培训。培训坚持聚焦行业人才素质的提升、知识的扩展,培养了一批真正了解殡葬行业,有情怀的服务团队和公墓管理者,促进了行业交流,推动了公墓行业创新发展。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周静波受会长李建华委托在结业典礼上致辞表示,公墓培训班至今已经举办40期了,无论是理念培养还是业务培养,为行业输送了众多人才。为了顺应行业发展形势,培训在不断更新、递进和升级,有政策方面的引导,还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方面不断创新,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们能够共享这个集教学、培养、交流、互动为一体的平台,达到了共提高、谋发展、达共识的目的。新形势下,殡葬行业从业者肩负的使命越来越重,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只有不断提高,不断进步,才能不负期望。
▲第40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部分学员风采展示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高级顾问葛千松,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漆云庆、阮锋,上海福寿园礼仪服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卫蒨,青岛天苑民益事业开发有限公司(福宁园)副总经理陈晓楠,上海万豪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何宣华,天泉佳境陵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天伦分别以《现代公墓建设概论》《现代公墓建设管理与营销》《让行业因清明而灿烂——中国殡葬行业清明舆情分析》《现代公墓建设管理与服务》《简约而不简单——浅谈生态墓园建设》《雨花功德园节地生态葬十年发展之路》《墓园现代礼仪创新设计》《生态墓园建设、规划与服务》《数字化生命遗产及公墓互联网智能化管理》《让节地生态葬C位出道》为主题进行授课。
▲“铭记历史寻初心牢记使命创美好”公益人文情景党课
本期培训的一大亮点是互动式案例教学。此次案例实战主题定为“节地生态主题园区的打造与推广”,要求学员分组协作,每组学员结合行业现状与市场背景,精准分析园区主题并丰富其内涵,最终从文化、产品、规划、市场等方面对主题园区进行定位分析,呈现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由此检验学员专业知识储备、综合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实战能力等。最后,有三支队伍脱颖而出,作品《德孝苑——感受生命温度,诠释崇德向善》《京韵园规划及推广方案》《客家文化园规划及推广方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学员瞻仰“红色丰碑”▲重温入党宣言同时,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培训班特别精心策划了一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益人文情景党课。党课以“铭记历史寻初心,牢记使命创美好”为主题,设立了三个教学场景,开展了六个“一”的教学内容——一条可歌可泣的“红色丰碑”瞻仰线路,一次重温初心的党员宣誓,一场穿越历史的光影体验,一堂“不忘初心、忠诚信仰、永远奋斗”的主题党课,一次英雄壮歌的手抄诵读活动,一份忆苦思甜的健康粗粮餐。有学员表示:“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怕牺牲,甘于奉献,作为殡葬人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殡葬事业做得更有温度、更有文化、更有历史使命。”
结业典礼上,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对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最大的印象就是年轻、乐观、好学,即使培训班结束了,但是殡葬行业的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培训班也将伴随着学员一起成长,为行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殡葬行业的未来也会更加精彩。
▲学员参观清竹园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开班至今,走过了20年。
嘉宾记者记着:20年来,这个培训给公墓行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伴随行业的发展,培训中有哪些里程碑事件?公墓行业的人才发生了什么变化?未来,培训如何更好地助力于专业人才的培育,助力于公墓行业的健康有序创新发展?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社会报《殡葬周刊》记者向深耕于培训班的优秀导师、行业领军人物进行了一场特别的采访。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
培训班能办20年实属不易,当年办培训班的初衷是创造行业新文化,并通过适当的形式传播出去。实际上培训班是一个行业交流的平台,学员们在讨论、学习、研究当中碰撞出新火花,产生新文化,在墓园公园化、绿色殡葬、墓园绿化等方面都达成了共识,推动了行业发展进步。如今,培训班已经培养了多个学员,公墓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继续努力让殡葬做到更符合社会文明、科技发展趋势。
20年来,学员整体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年轻,这也是行业变化的一个缩影。培训班也逐渐变成行业内常规化的活动,大家主动想要参与进来,改变了过去殡葬行业的闭塞,打破了地区间的“围墙”,在行业中起到了很好的交流促进作用。很多学员回去后,就能立刻把学得的知识、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去,真正感受到了公墓的变化。
行业里有很多是和华夏陵园的孟祥光董事长一样,当年参加培训班之时都是迷茫、困惑的,培训班给他们指明了方向,不仅传授了墓园管理知识和经验,更为殡葬行业从业者答疑解惑,回答了很多为什么的问题,捋清了发展思路。经过20年的积淀,培训班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它的培训重点也在与时俱进地改变。之前,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倡导把公墓朝着公园化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更要防止让公园变回公墓,要彻底把对公墓阴森恐怖的刻板印象转变成祥和温馨的公园概念,这涉及到思想、观念、认知上的革新。行业中依旧还有令人困惑的问题,所以更需要继续培训班的模式,不断为行业创造出新的理念和认知,从而推动行业的进步。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福建圆满生命集团董事长林军:
年第一期培训班开始的时候,我就派了员工参加,那时候自己的陵园正处于转型时期,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产生了困惑,很需要交流学习的平台,福寿园以开放的姿态做了这样的尝试。培训中印象最深的是思想的碰撞、交流,当时正处于困扰、痛苦之中,想要改变的时候,没想到在福寿园找到了共鸣,也产生了很多形式的创新,20年前这种宝贵经历已经成为一种“生命的印记”。
培训的意义还在于不断思考应该保留什么,发展什么,怎样寻求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路径,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行业的认知,这超越了墓园经营的本体,但又对经营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
20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殡葬的本质,认为殡葬是服务生命的事业,是经营纪念的事业。墓园的外在环境、艺术化墓碑等做的是“纪”的工作,却是为了让亲友更好的“念”,把“纪念”做好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得更紧密,这种“纪念”的意义也要作为殡葬行业的使命,成为城市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福寿园在家国情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启迪行业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