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共体的财务管理

为了落实新医疗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为农村人口提供更加优质、连续、规范的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秩序以及医疗费用结构,提升医保基金的利用效率,非常有必要进行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将村卫生室、乡医院的力量进行有机的联合。

但是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涉及最多的就是各个乡镇医疗机构的财务问题。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可以为县域医共体的各项财务管理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一般情况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指的是在新医改制度下,医院为主,以乡镇卫生院以及村级卫生室为联合,按照人数总额的付费要求,整合县级、乡级以及村级的医疗卫生机构。也就是说,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本质就是对县级、乡镇以及村室的医疗资源纵向整合,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农村人口医疗服务的创新,实现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要想强化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对县域医共体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即客观分析县域医共体的建设目标以及建设方案,各分院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调整与优化,最大限度保证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县域医共体的各分院要对现有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与完善,在预算管理体系中纳入分院的全部收入与支出情况,然后严格按照县域医共体理事会制定的各项标准与要求进行预算。

2.完善收入管理制度

针对收入管理制度的完善,县域医共体的各分院应当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由财务部门进行所有收入的统一管理与核算。其次,在日常经营中实现信息化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来为患者提供挂号服务以及收费服务。最后,相关收费人员要实施规范化的收入管理,即在结束一天工作后,要将当天的现金以及结算票据存到银行,将相关单据及时递交到财务管理中心。

3.完善支出管理制度

针对支出管理制度的完善,县域医共体的各分院应当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全面分析医共体建设计划,按照《预算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进行严格的收支管理,加强县域医共体各分院开支范围的控制、开支标准的控制以及资金审批权限的控制,由财务管理中心进行相关事项的统一审核与管理。其次,因为县域医共体的支出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原始凭证整理、第二公务接待费的报销、第三差旅费报销等。所以,相关财务人员必须要按照相关流程与规范开展工作,提升县域医共体各项支出的规范性与透明度。

4.完善财产管理制度以及物资管理制度

针对财产管理制度以及物资管理制度的完善,县域医共体的各分院应当做好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按照县域医共体的投资规划进行相关医疗物资以及医疗设备的采购,并将卫生院的物资采购申请表及时提交给县域医共体的后勤服务中心。其次,县域医共体要进行物资的统一采购与配送,同时在完成物资验收之后,县域医共体的财务人员还要根据采购票据上的数额支付采购费用。

要想强化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加强县域医共体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首先,县域医共体的分院要以理论与实践为切入点,进行财务人员专业素养的培训。

通过对县域医共体建设必要性的宣传,使财务人员充分意识到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对于财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当重点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医院的财务管理知识以及核算管理知识,第二,相关医疗保障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财务人员的理论知识储备,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水平,即增强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的操作能力。

要想强化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加强县域医共体的绩效管理,同时加大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完善考核监督制度,将财务人员的工作绩效与实际薪酬联系在一起,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激发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积极性,保证各项财务数据的精准性,提升财务报表的参考价值。另外,在加强绩效管理的同时,还要制定有效的奖惩措施,针对表现突出的财务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精力;针对工作态度不端正、频繁出错的财务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处罚。

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可以显著提升我国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有效解决我国农村人口看病难问题。而在县域医共体的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想强化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就必须要完善县域医共体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县域医共体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县域医共体的绩效管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