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打赏两万?还是美元?
对的。你没看错,这篇由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AtulGawande)所写的《成本的难题》发表于年6月的《纽约客》杂志上。
金融大亨查理·芒格看到这篇文章后,深受触动。据巴菲特回忆:“……他立即写了一张两万美元的支票。他从来没有见过阿图,他们也从来未有过任何信件来往,他只是将这张支票寄给了《纽约客》。他说:‘这篇文章对社会非常有用’,我要把这份礼物送给葛文德医生。”
阿图·葛文德医生
阿图·葛文德医生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是《时代周刊》年“全球位最有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一位医生。
他出版过4本书,其中3本都是《纽约时报》畅销书,入选亚马逊年度十大好书。
所以,他被网友誉为是“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他所写的《清单革命》这本书。
1.《清单革命》这本书好在哪里?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本书讲述了一个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故事。
年,世界卫生组织找到葛文德医生,希望他能组织一些专家去解决一个小问题。
这个严重的小问题就是:全世界的外科手术数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没有达到安全标准。
据统计,医院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病率在3-17个百分点。每年全球有万人在术后残疾,而至少万人没有走下手术台。
因此他们想设立一个全球性的项目以尽量减少手术中可以避免的死亡和伤害事故。
葛文德医生虽然接受了这个挑战,但对能否完成任务,并没有信心。
他想: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在全球范围内减少外科手术造成的伤害,和开展根治脊髓灰质炎的运动可不能相提并论。要知道,外科手术有多种,你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我或许能够帮助世界卫生组织提高某种手术,如中心静脉置管插入的安全性,但这一小小的努力,对于全球手术安全性的提高又能有多少作用呢?
让人欣慰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葛文德医生成功了。
他们让8医院的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下降了36%,手术后死亡率下降了47%,感染的发生率也几乎下降了一半。他们让多人免受伤害,更让死亡人数减少了27人。
而这一切的改变,仅仅是因为一张小小的“手术安全清单”。
2.《清单革命》的主要观点
在葛文德医生看来,人类的错误可以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类错误是“无知之错”,我们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科学只让我们部分理解了世界的运行规律。
第二类错误是“无能之错”,我们犯错并非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因为没有正确使用这些知识。
我们很容易会想当然的认为,我们之所以在实践中犯下错误,是因为没有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
比如著名的“空中堡垒”轰炸机失事事件。
年10月30日,波音公司在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莱特机场试飞他们新研制的型铝合金机身轰炸机。
年10月30日,Model飞机在怀特机场准备起飞
这架装配了4台发动机的轰炸机相当先进,也比以前的飞机复杂许多。而当试飞开始没有多久,这架后来被称为“空中堡垒”的轰炸机刚起飞没多久就一头栽向地面。
5名机组人员中的2名丧生,其中包括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希尔少校。
Model飞机坠毁现场
这起事故险些让波音公司走上破产的末路。
幸好,一些专家坚信,这一型号的飞机是可以操控的。
一些试飞员聚到一起出谋划策。他们并没有要求驾驶飞机的飞行员接受更长时间的培训,因为希尔少校的技术已经是超一流的了。
这些专家想象出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那就是编制一份飞行员检查清单。
通过清单,抓取“关键”要素和“必不可少”要素,它们会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一些必要的步骤,并让操作者明白该干什么。
清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关键步骤,并且清晰地列出了操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
本书中,对人类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三种分类:
一种是简单问题。比方说,做蛋糕,就有着明确的操作步骤,如果你按着步骤来基本上就不会出错。
一种是复杂问题。比如说如何把火箭送上月球这类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很多的技术、步骤挑战,相当复杂,但只要有过一次成功经验之后即可照搬。
最后一种是极端复杂问题。比如抚养子女,没有一次是相同的,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结果的不确定性非常大。
对第一种问题,我们使用“执行清单”即可。简单问题有步骤,主要是为了防止忘记,所以需要靠执行清单来提醒自己。
对第二种问题,就需要使用“核查清单”。核查清单不是对每一个步骤都作出规定,而是在那些重要的关键步骤上设置检查点,及时给予提醒,能够让操作者的精神始终集中在问题上。
对第三种问题,就需要用到“核查清单”+“沟通清单”。
用核查清单来确保复杂问题各个环节被注意到。
同时使用沟通清单来应对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不确定问题。
3.正确使用工作清单,成为职场高效人士
很多人认为,我们日常的工作,既简单又琐碎,也没有像医生和飞行员那么高的要求,用不用清单并没有太多区别。
也有很多人认为,清单管理也不过是项目管理或者流程管理的一部分,也不是什么特别高深的管理工具。
但实际上,我们身在职场之中,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而学会正确使用清单,就好像给自己配备了一个智能秘书,随时提醒自己避免犯错。
比如,对于刚入职的新人,所面临的挑战往往是对工作要求、岗位职责不够清楚,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时候,就可以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之下,制定一份“执行清单”,按照步骤一步步开展工作。
而对于有了一定工作经验的骨干,特别是那些经常在忙碌和压力下工作的人士而言,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制作独特的“核查清单”,就非常有必要。
比如经常组织大型活动或者会议的负责人,就有必要就活动和会议安排的各个重要节点制作“核查清单”。
对于团队管理者和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应该综合运用“核查清单”和“沟通清单”。
一方面要确保所有基础、重要的且跨领域、跨部门、跨团队的工作得以完成;一方面要提前安排好沟通工作,已经在工作中随时保持联络,确保各种问题和隐患能够被及时消除。
当然,清单也并不是万能的。
解决问题的主角是人,而不是清单。人决定了关键时刻应该干什么。
正如作者所说,“清单都不是无所不包的操作手册,而应该成为帮助使用者发挥专业技能的有效工具,要做到简洁、快速、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