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都是讳莫若深。又喜欢又恨。喜欢的是可以帮助自己看管孩子,还能学习知识,恨的是,学费一年比一年贵了。
好消息来了,在北京市教委确认,近日开始启动暑期托管服务,面向的群体是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由各区教委组织。
公家开始插手托管服务,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好事,毕竟公家的活动,偏公益性,收费也会相对较低,甚至还可以免费。只是这样一来,校外培训机构的寒冬就要开始了。
公家托管服务不授课,校外培训机构做不到
既然是托管,自然和补习要区分开,只是帮家长照看孩子,在学校一起读书,运动,有老师负责。只是学生的安全对老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公家的托管,只要是提供学习场所,比如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的开展体育活动。主张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费用也会合理收取,家庭困难学生免费。
这样的政策,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好事,自己可以放心上下班,下班回来接孩子,和平时的工作不冲突,不然假期孩子在家,多半是和手机电视作伴。
在北京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展了这样的服务,暑假期间分两期报名,每期12天,每日收费30元。一期就是元,两期都报名,也不到元,很多家庭都能接受。
托管的服务时间是8:30-17:30,和家长上下班不冲突,只是周末放假,由家长自行看惯,至于老师的选择,都是抽调。不是所有老师都希望假期被占用。
公家托管服务偏公益性,由政府补贴,校外培训机构功利性强
既然是公家来管这个事情,公益性较强,收费低不是有套路,而是政府补贴了一部分,家长少出一部分,给到这些被抽调的老师,补贴好老师,学生们的服务质量才能有保证。
我们这边属于一线城市,也开始了这样的课后服务,假期我也计划把孩子送到学校。这样就可以和正常上班时间一样了。学生们有假期,家长很少有假期,只有周末接回来,带孩子玩。
校外很多机构也打算入手托管服务,只是很少有公司愿意长期补贴,免费给学生托管。甚至有几家上市的培训机构,也不敢拿出一些钱来做这样的公益活动。
不是校外培训机构没钱,而是他们成立的初衷就是赚钱,而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他们不会去做。只是遗憾的是,这些功利性太强的教育机构,会在这一托管服务的政策下重新洗牌,很多机构也会因此出局。
一旦开放集中培训,校外机构口碑好的会继续存活,重新洗牌
这样的服务,先是从北京地区试运营,到目前为止,还有河南,上海,武汉等城市开始了托管服务的报名申请。只要几个城市运营稳定,会推广到全国大面积开展。
寒暑假是补习班最赚钱的时间,如果政府开展免费托管服务,对于校外机构来说,必然会分流一大部分同学,收益也会直线下降。对他们来说,才是真正的寒冬。
这段时间,有关部门对校外机构进行整顿,几家龙头机构的股价大幅度下跌,几家知名企业也在压力重重的情况下,寻找新的机会,也把目光盯上了托管服务。
只是可惜,公家的托管是不涉及学科学习和集中授课的。而这一方法也是试运行,后期也有可能会开展集中授课。只是那时候,校外培训机构的收益会越来越低,尤其是急速扩张的企业,有可能会面临崩盘。培训机构也会重新洗牌,只有口碑好的机构,才能存活。
公益托管是否会沦为形式主义,还是要开展托管授课服务
如果只是看着孩子读书运动,刚开始还比较负责,慢慢就会沦为形式主义。就会出现老师不闻不问,学生安全隐患等问题,这样的公益活动,还不如放在家里放心。
如果增加托管授课服务,虽然是自愿参加,很多学生就要被强制性参加,不参加就会落下课程。这样的话,最辛苦的还是学生,不仅要托管,还要付费,还要补课。
虽然这样的服务只是部分城市在运营,也是针对各地方情况不同而采取措施,相信不久,很多城市就会有人纷纷效仿,这样的机构也会如雨后春笋。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生意。
小结:
我更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无关成绩。小时候,我们也是这样过来的,也没耽误成绩,也出来很多有作为的科学家,这一代孩子太辛苦了,家长看着心疼,老师也是无奈。
有人说:这是趋势,而让孩子一辈子忙起来的趋势,并不是很友好,毕竟人这一辈子,能玩的时代,也只有童年了。小时候,我们有自己的玩伴,这一代孩子,玩具、好吃的,都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多时间,他们只对电子产品着迷。
这样的状态让人担忧,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太注重成绩增长,而忽略了孩子心灵建设,思之令人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