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院、汕大医学院第一、医院均自主尝试探索与第三方劳务派遣机构合作,推行医疗陪护服务外包模式。但调查发现,一方面从事医疗陪护服务的专业机构少、规模小,缺乏良性竞争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已中标的劳务派遣机构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护理员专业水平较低,陪护市场整体情况较为混乱,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强烈不满。
围绕“把存在问题找出来,把市场培育起来,把管理规范立起来”要求,汕头市多个部门通力协作,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一对一访谈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了解汕头市医疗陪护行业现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充分考虑汕头实际,找准改革方向,最终决定积极探索医疗机构自办和市场化并行的双轨模式,赋予医疗机构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改革出路。
多次尝试加强规范化管理
汕头市陪护行业最早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年,医院和汕医院开始试行护理员集中管理模式,医院负责统一招聘、培训,并对护理员进行直接管理,初具规模。年,医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将陪护业务交由中标的物业公司负责。
年,物价部门要求医疗机构陪护服务项目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并且由第三方企业负责管理运营和定价收费,随后,各大医疗机构陆续将医疗陪护服务的管理运营外包给第三方劳务派遣机构,陪护行业整体步入市场化运作。但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约束,陪护收费水涨船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却始终没能得到有效提升,引起市民群众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