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
杨浦城区气象万千
滨江华丽蝶变、城市创新转型
社区睦邻友好、服务不断升级
……
近日,各大报刊专版报道杨浦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累累硕果。
解放日报
俯瞰杨浦,江岸芦苇荡漾,往昔“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杨浦滨江焕新了。激发新动能,抢跑在线新经济新赛道,杨浦全力打造“一带、一区、一圈”数字新地标。放眼杨浦,城区建设日新月异,人民城市气象万千。
十年为证,杨浦大变样。
杨浦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充分发挥战略机遇优势、高校集聚优势、空间载体优势、双创品牌优势“四大优势”,持续壮大人民城市的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优质;全面彰显人民城市的宜居魅力,促进城区面貌优美;充分激发人民城市的治理活力,促进社会治理优化;不断提高党对人民城市建设的领导能力,促进党建成绩优良,全力打造人民城市建设的样板。
杨浦滨江
华丽蝶变: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微风徐徐,杨浦滨江秋色静谧。芦苇荡、老厂房,锚固的船桩与高耸的塔吊,被精心保留的工业肌理融入自然生态,让百年工业历史从沉睡中醒来。杨浦滨江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近十年,杨浦滨江逐渐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蝶变。
孩子们在杨浦滨江奔跑
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这为正处在创新发展关键时期的杨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杨浦把滨江作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区域,举全区之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杨浦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公共空间更“美好”。通过改造,杨浦滨江变美了。从“草长莺飞”到“四季花海”,杨浦滨江把绿化配置与水土涵养相结合,采用当地物种,做到色彩搭配、春华秋实。因地制宜建设“雨水花园”,打造低碳低能耗、充满野趣的生态环境。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三道”贯通,让市民走起来、跑起来。“工业遗存博览带、原生景观体验带、三道交织活力带”,让市民游起来、玩起来。通过改造,滨江变新了。杨浦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将“修旧如旧”与城市更新相结合,让人民群众记住历史、记住乡愁。杨浦滨江南段岸线上,规划保护保留的历史建筑总计24处66幢,总建筑面积达26.2万平方米。滨江范围内有不可移动文物50处,占全区各类文物总数的60%以上。年9月,杨浦区以“生活秀带”为主题入围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滨江岸线上,平均每隔米的党群服务站内都设置了“人民建议征集点”,市民游客通过语音、视频或文字等方式提出建议,将自己的“金点子”嵌入滨江岸线这一城市美好生活的新范本。这种机制,不断从滨江拓展开。滨江沿线街道开展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进社区”活动,广泛邀请社区居民为社区治理、社会管理出谋划策,切实让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这项活动迅速在全区面上进行推广。通过近50次活动,征集到各类建议百余条。今年,杨浦区为民办实事项目也首次采用人民建议征集形式,更好实现了人民实事人民定、办好实事为人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标语景观
转型飞跃: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
今年7月,杨浦“数字创想家”创新场景大赛在3D元宇宙空间里举行,众多科技企业和大学生们参与共创了不少场景,这些场景将在年底竣工的全国首个数字公园——大创智数字公园中变成现实。从老工业区到如今数字经济集聚区,杨浦走出了一条创新转型之路。十年间,杨浦加快打开知识创新之门。面对老工业区转型的世纪难题,杨浦借助区内高校集聚的优势,不断推动“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做到“服务高校就是服务杨浦,发展高校就是发展杨浦”。“大创智绿轴”便是典型案例。大学路锦建路延伸至淞沪路三门路,原是一个雨污合流管线区域,杨浦借鉴曼哈顿“高线公园”的建设模式,与沿线企业、高校、开发商等主体深度合作,使其成为一条集工作、人文、休闲、艺术、运动于一体的社交轴线;推动区域企业、居民、工作者以及运营方多方协同,使其成为一个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线性城市花园。
米的大学路正在形成从网红路到创新街区的蝶变,图为市民在大学路创意市集
杨浦坚持举创新旗、走创新路、打创新牌,实现了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转型飞跃,取得了系列成果。年5月,被确定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年5月,成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年12月,被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列入创新型城市(区)建设名单;年5月,被中科协确定为全国首批、上海唯一的“科创中国”试点城区;今年,杨浦还成为上海唯一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过去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1亿元跃升到年的.32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从70.97亿元增加到.01亿元。
五角场
当前,杨浦正以上海市发布的产业地图为指引,抢抓数字化转型重大机遇,进一步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创造数字生活新图景、构建数字治理新格局,全力打造“一带、一区、一圈”数字经济地标,“一带”即“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一区”即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一圈”即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不断引导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努力形成“大象起舞、蚂蚁雄兵”的产业结构生态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产业空间生态。
城区新貌:从“陌邻家园”到“睦邻家园”
位于隆昌路弄的废弃厂房,最近变成了“网红打卡点”。这处叫做“定海之窗”的城市更新项目,原本是位于小区内的废弃厂房,厂房外观破旧,影响了小区整体环境品质。经过改造,“定海之窗”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橘色调的灯光打在阳光棚上,斜坡屋顶一面露在室外遮阳,一面架在屋内形成观光长廊。小院曲径通幽,两旁种满了绿植。“定海之窗”不仅成为了街坊邻里喜爱的地方,也成为了杨浦城市更新的经典案例。
街角的“定海之窗”如今成为市民活动、休闲之所
年,杨浦提前一年完成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任务。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累计拆除二级以下旧里房屋.28万平方米,16.35万户居民实现了安居梦。长白新村街道街坊,是全上海最后留存的成片“两万户”社区。年,街坊以三个%(居民意愿征询率、协商签约率、搬迁交房率达到%)高签约率动迁。为庆祝这一历史性时刻,居民们搬出自家的圆台面、八仙桌,置办了一场热闹的“流水席”,共同挥别旧时光、迎接新生活。如今的街坊,原有的12栋“两万户”建筑通过“修旧如旧”方式被多样化保留下来。同时,全新的十七层建筑已拔地而起,将作为公寓住房面向社会开放。历史与现代在这里交融、传统与时尚在这里对话。
杨浦将继续以“组团开发”模式推进零星地块旧改,确保年内全面完成余户、约1.18万平方米。同时,全面落实收尾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画出“路线图”,紧盯存量攻坚,紧抓重点提速,加快完成全区所有旧改征收基地的收尾任务。
此外,杨浦持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既提升城区形象的“面子”,又做实群众满意的“里子”。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一桥两环五线五隧”的立体交通网络,建成江湾—五角场市级副中心综合交通示范区,实现杨浦滨江南段5.5公里滨江岸线贯通,全区交通畅通指数位居中心城区前列。
杨浦充分调动群众、企业、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参与城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建设杨浦和和美美的睦邻家园。探索建立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和社区党建顾问、法律顾问、社会治理顾问“三师三顾问”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了NICE未来生活原型街、“一脉三园”等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年底,“三师三顾问”品牌获评“百优庆百年”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形成了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睦邻中心、每个睦邻中心至少有10个服务项目的“”睦邻服务圈。
NICE街景
党建引领:铸造人民城市“硬核”实力
杨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城市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区“十四五”规划和党代会报告,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稳步推进基层党建,不断强化民主法治,广泛集聚优秀人才。全力做好人民城市理念的学习宣传,建成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并与市委党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等联手,打造人民城市理念的宣传平台和教育培训基地。区域内涌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人民教育家”于漪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形成了各类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生动局面,城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今年,杨浦还在全区开展“全员谋发展、全力转作风、全情优服务、全面强能力”四大专项行动,围绕“四高城区”建设中突出的瓶颈和制约,加强政治学习、持续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工作能力。特别是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杨浦在全区干部中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是为杨浦献一计,深入社区、园区、企业一线调研,为区域发展提出至少一条合理化建议。二是为群众办一事,持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密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化拓展“一线工作法”,走进企业、走近群众,为群众和企业办成至少一件实事。三是为基层解一难,充分发挥定点联系制度作用,为基层解决至少一件难题。
杨浦正在全力推进滨江生活秀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建设,图为小朋友们参加滨江亲子阅读活动
历史是奋斗者的坐标系。十年历史一瞬,杨浦抢抓机遇、主动作为,高举人民城市旗帜,书写创新发展华章。
未来,杨浦将继续大力弘扬敢于创新、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担当的“四敢精神”,不断彰显有情怀、有激情、有境界、有本事的“四有品格”,进一步壮大人民城市发展动力,激发人民城市治理活力,彰显人民城市宜居魅力,提高党对人民城市建设领导能力,更好地把干劲和斗志全面鼓起来,把发展的节奏迅速提上来,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
文汇报
旧改+城市更新,圆居民安居梦
一人宽、没有扶手、一级只能落半个脚掌的9阶楼梯,对于70多岁的王爱武老人来说,曾是每日绕不开的难题。去年底,随着大桥街道最后一块成片二级旧里以下地块完成征收,王爱武和老伴儿终于告别居住了20年、不足16平方米的老房子。作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区之一,杨浦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总量曾占全市约1/3,改善住房条件成为了居民最急的期盼。
旧改是最大的民生,多年来杨浦举全区之力持续攻坚克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累计拆除二级旧里以下房屋.28万平方米,16.35万户居民实现了安居梦。特别是去年,先后启动了16个旧改征收基地签约并实现高比例生效,完成旧改征收户,提前一年全面完成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任务。
回顾30年旧改历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贯穿在推进旧改的每一个细节里,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品质,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随着区域内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收官,杨浦乘势而上持续深化“城市更新”,尤其针对建成时间长、功能不完善、安全隐患大、群众意愿强的老旧房屋,综合使用拆除重建、增加设施等方式分批次加快实现更新改造。
凤南一村改造就是其一。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凤南一村是杨浦区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拆除重建项目。凤南一村共有35栋房屋,煤卫合用占了3/4;户型面积相差大,最小的只有7平方米左右。项目启动后,原有居民楼将全部拆除,原地建成含多种房型的8幢高层电梯住宅,为户居民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将为同类型旧住房拆除重建提供经验与样本。
“三区联动”畅享未来生活
藏在居民区里的NICE未来生活原型街,敲开一扇扇看似普通的门户,里面藏着盛产各种奇思妙想的创意实验室、艺术氛围浓郁的咖啡馆,或是能引发一场舌尖革命的共享厨房……进出此间的人,是居民,是同济大学的师生,也可能是就在这里工作的创意人员。多年来,杨浦持续深化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促进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NICE未来生活原型街及其所在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正是一个“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的典型地带。
NICE未来生活原型街,原是一条狭长的“老弄堂”。改造后的街道以面向年的生活方式为理念,通过整体规划,引进一批以“创新设计”为龙头、涵盖未来生活各领域的创意实验室。社区成了大学的延伸,大学则为社区提供创意养分;居民的需求成为创新的源头,未来的生活方式开始倒逼创新转化。
在未来生活原型街基础上,一个面向更广领域的“生活实验室”在赤峰路生长起来。同济师生可以在此就社区的现成资源和材料开展科研,社区居民可以进入实验室参加科普活动,甚至参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研究工作。未来,更多的企业将在生活实验室里孵化创意;而这些生活实验室将与附近的居民一起创造新的科技成果,一起提升社区的科技含量,推动大学知识和资源溢出,创造出新的业态和经济模式。
持续优化双创生态系统
常有人形容杨浦:推开窗就能闻到创新的气息。作为第三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主会场场地,长阳创谷如今已是众多创客的集聚地,近家双创领军企业和极富双创特征的中小企业入驻其中。百年纱厂的老厂房成了为知识工作者打造的Campus创新创业街区。长阳创谷的转型故事,正是杨浦区多年来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缩影。
杨浦区拥有丰富空间载体资源、高校智力资源和良好的双创生态系统,多次被国务院评为双创示范基地。《年杨浦双创示范基地指数报告》显示:杨浦区双创指数达.8,同比增长10.5%,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年来,杨浦区坚持拉长“长板”,做创新主体的“最佳合伙人”。全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攻关,不断强化创新策源功能。去年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杨浦区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大学科技园成果转化、辐射带动等功能。升级优化营商环境5.0版方案,推出项改革举措和10个特色品牌,全力当好各类企业的“首席服务员、最佳合伙人、金牌店小二、全程护航者”。
创新已成为杨浦的特色标签之一。杨浦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年的55件提高到年的件。截至目前,杨浦区列入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家,均列上海中心城区第一。
“三师三顾问”提供智力支持
为了让区域内高校的创新资源充分辐射至社区,为基层治理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近年来杨浦区探索建立了包括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社区党建顾问、治理顾问、法律顾问在内的“三师三顾问”协同治理机制。借助同济大学优势专业的师资力量,杨浦在全市率先推出社区规划师制度,为社区空间增色增值,形成了辽源花苑“一脉三园”、NICE未来生活原型街、“人人屋”滨江党群服务站、翔殷路弄“大象乐园”等精品治理样本;邀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区域内10所高校及阿基米德、哔哩哔哩、东方网等企业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担任“社区政工师”,以主讲人身份扩大思政传播范围;聚焦社会健康管理新要求和人民群众运动健康新需求,杨浦区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同推出由奥运冠军、金牌教练、科研团队组成的社区健康师队伍,定期深入党群服务中心及站点,提供运动营养、科学健身、伤病防护、心理调适等多样化服务项目。
此外,杨浦区探索建立了社区党建顾问、治理顾问、法律顾问制度,让高校专家的成果和技术进一步转化为社会治理的良策妙招。年底,“三师三顾问”品牌获评“百优庆百年”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最佳案例。
打造在线新经济产业首选地
如果顺着手机上点击率最高的几个App去寻找它们的实体,杨浦滨江一定是最终目的地之一。自“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揭牌以来,杨浦滨江已集聚了美团、哔哩哔哩、字节跳动等一批在线新经济头部企业。“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正在向“在线新经济产业首选地”转型升级。
去年,杨浦区发布《“长阳秀带”杨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专项政策》,将以“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为引领,用三年时间全力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产业首选地、人才蓄水池、业态创新炉、集成应用场、制度先行区。区相关部门推出适合在线新经济的企业登记注册、多渠道灵活就业、负面清单管理等服务模式和配套政策,聚焦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积极为在线新经济企业发展营造最优的环境、提供最好的服务。
按照“一带两园”的空间布局,“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将在杨浦滨江南段聚力打造在线新经济“总部秀园”,滨江北段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在线新经济“研发创园”。目前,园内各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今年1月,字节跳动总部基地举行奠基仪式;7月,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开工,建成后将作为其全球总部。
今年初,“在线新经济未来人才实验室”也在杨浦滨江启动建设,将推进高校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精准对接,构建青年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孵化、重点产业培育的良好生态。预计到年,该实验室将吸引10家以上高校、20家以上企业、30位以上行业顶尖导师入驻,孵化40个在线新经济优质项目,培育名在线新经济青年人才。
配合生态园发展,周边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落地。目前已启动“滨江南段公共交通组织方案研究”,构建“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多模式、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提升滨江交通运行品质。“双千兆”网络、边缘计算节点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也在加快建设。
去年6月,新时代上海互联网企业党建创新实践基地在杨浦滨江“绿之丘”建成开放。通过建立重点互联网企业党组织联系指导机制,推出职能部门带动互联网产业链、互联网上游企业带动下游企业的“双带”行动,以党建引领推动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过去10年由.1亿元跃升到.32亿元
区级财政收入:过去10年从70.97亿元增加到.01亿元
杨浦滨江区域:近六成共计7.46平方公里土地全力建设“长阳秀带”
新民晚报
杨浦
■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华丽蝶变焕发新的活力■全力打造人民城市的“样板间”,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打造“一带、一区、一圈”数字经济地标,引导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浦江之滨,有一个充满神奇魔法的地方。隔上一段时间不来,你会恍惚,你会惊叹,你会赞美,这真的是杨浦吗?这真的是杨浦啊!
滨江航拍
行走在曾经享誉沪上甚至蜚声国际的滨江老厂房,赏老仓库里举办美术大展、时装大秀,品一杯带着工业印记的“白七”咖啡,看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里杨浦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这里,触摸“百年工业”“百年大学”和“百年红色工运”“百年市政”的心跳,浸润那百年不变的如磐初心与红色基因,怎不为这样一座拔地而起的人民城市建设“样板间”而惊叹!
新江湾城公园航拍
在杨浦,令人惊叹的又何止滨江“生活秀带”?昔日“两万户”,明日开放性创新型社区;老旧工人新村,焕新NICE未来生活方式;10年旧改,万平方米旧里房屋俱成历史,惠及7.58万户杨浦人;老厂房里,“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机勃发;数字经济多点开花,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这里实现了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创新杨浦”转型升级,正在向“创智杨浦”迈进!
来杨浦吧!在这里,见证蜕变,参与创造,谱写传奇!
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
擦亮“生活秀带”金字招牌滨江,是杨浦的一张名片。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诞生了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发电厂、煤气厂等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更在近十年,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华丽蝶变中,再次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长阳秀带”在线经济生态园效果图
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这为正处在创新发展关键时期的杨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杨浦把滨江作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核心区域,举全区之力争创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争做人民城市建设标杆。年7月,上海市文旅局会同杨浦区政府签订《关于在人民城市理念引领下,创建“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杨浦滨江百年丰富的工业遗存资源,将杨浦滨江打造成为都市旅游治理现代化示范样本。年9月,杨浦区以“生活秀带”为主题入围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杨浦以“重现风貌、重塑功能、重赋价值”为主线,把记录着城市人文、精神气质的工业遗产建筑、空间保留下来,赋予其新的功能,不断拓展文化生活新空间,探索具有杨浦特色的工业遗产转化利用之路。年12月,杨浦滨江生活秀带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该项创建工作已纳入《上海市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杨浦区妇女儿童发展“十四五”规划》《杨浦区滨江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打造“一米高度看城市”的友好公共空间。年6月,杨浦区政府与市绿化市容局签订《共建杨浦滨江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发布《杨浦滨江创建市级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完成《杨浦绿地(湿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加快把“城市中的公园”变为“公园中的城市”。今年9月,《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作为上海首个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正式发布,杨浦滨江正积极打造公共空间无障碍创新示范区,让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群体共享高品质生活,共享社会改革发展成果。五大示范区建设,以不同的维度探索人民生活的理想场景,核心都是一个:把珍贵的滨水“第一立面”留给人民,努力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杨浦滨江感受到温暖呵护,让每一个人在这里都能诗意栖居。打造人民城市“样板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杨浦立足区域特色,奋发有为、创新开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民城市建设的硕果。十年蝶变,杨浦越来越YOUNG,最突出的成绩可以概括为“四新四优”。
五角场夜景
一是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优质。杨浦坚持举创新旗、走创新路、打创新牌,成为了连续四年被国务院表彰的双创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年的.1亿元跃升到年的.32亿元,区级财政收入从70.97亿元增加到.01亿元,“创新杨浦”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二是以城市更新促进城区面貌优美。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既提升城区形象的“面子”,又做实群众满意的“里子”。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实现贯通开放,形成了“一桥两环五线五隧”的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完成了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三是以推陈出新促进社会治理优化。充分调动各类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探索建立了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和社区党建顾问、法律顾问、社会治理顾问“三师三顾问”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了居民步行15分钟就能到达一个睦邻中心,每个睦邻中心至少有10个服务项目的“”睦邻服务圈。四是以自我革新促进党建成绩优良。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城市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区“十四五”规划和党代会报告,持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区域内涌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宝妹、“人民教育家”于漪等一批全国先进典型,形成了各类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生动局面,城区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站在新的起点,杨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突出“人民城市”和“创新发展”两大主题,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效能治理、创造高品质生活。杨浦将全力打造人民城市的“样板间”,加快推动不成套旧住房改造、美丽家园建设等民心工程,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居住生活空间。全面激活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助力区域高校、科研院所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加快形成在线新经济、现代设计、智能制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全国融通创新发展标杆引领区。
抢抓新机遇布局新赛道
抢抓数字化转型新机遇,持续盘活存量、释放增量、激发流量、提升质量,全力打造“一带、一区、一圈”数字经济地标,引导数字经济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非凡成就来自非凡魄力。杨浦拿出占整个杨浦滨江区域近6成、共7.46平方公里的土地用作“长阳秀带”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建设,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向“在线新经济产业首选地”转型升级。目前,已集聚美团、哔哩哔哩、字节跳动等一批领军企业,力争到年集聚30家以上头部企业、家以上创新型企业、产业规模超过亿元。杨浦滨江还将继续提升功能形象,滨江中北段将打造“研发创园”,加快推进“Z世代产城融合项目”,建设集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研发转化、文化创意、休闲居住等功能一体的高品质复合滨水区。
杨浦滨江王嘉玮绘
同时,杨浦区加快建设大创智数字创新实践区。布局元宇宙、节能环保等新赛道,加快推进“大创智数字孪生云上之城”建设,积极承接市级数字孪生策源(底座)平台,持续丰富应用场景,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数字公园,努力形成“大象起舞、蚂蚁雄兵”的产业结构生态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出园就有产业链”的产业空间生态。
杨浦紧抓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重大机遇,以数字化助推传统设计产业拓展升级,加速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这一上海“设计之都”核心功能区和世界级“大创意”产业核心区。特别是作为上海唯一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杨浦与同济大学深化区校联动,积极探索智能社会治理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智能治理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截至年底,环同济总产出已达亿元。未来已来,奇迹还将不断发生。浦江畔,扬风帆。谱华章,创未来!
上海日报
新民周刊
-10-:57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