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培训机构探索转型

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开始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赛道转型。图/ICPhoto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公布。在政策出台之前,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开始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赛道转型。一边是减量、关停相关业务,一边是师资供应链、退潮的市场需求等转型时面临的现实困难,校外培训行业将如何度过这段“阵痛”期?

学科类培训机构减量、关停相关业务

8月9日,北京家长徐女士打开学而思培优APP发现,此前还在售卖的暑期课程已不见踪影,页面显示“暂无可报名的课程”。

此前,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表示,自8月7日起,学科类培训机构严格执行中央和市委要求,暑期不再开课。

而在学而思网校网站上,可以选择的学科类课程只有8月底9月初开始的秋季课程,都设在工作日,课时安排严格按照《意见》规定的“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1点”。

与学科类培训还留有一定调整空间相比,曾经引发争议也为在线教育公司带来大批原始流量的拍照搜题功能则陆续关停。

按照《意见》,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随后,阿凡题APP于8月3日下架拍照搜题功能。紧接着,题拍拍宣布从8月5日起不再提供拍照搜题功能。

对于VIPKID这类线上英语培训项目而言,《意见》中关于“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的规定意味着目前的主营业务需要转型。8月7日,VIPKID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