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双减一周年丨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背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纪驭亚赵璐洁通讯员蓝伊啸

宁波江北外国语学校击剑社团正在上课。

近日,我省交出“双减”一周年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绩单:通过“双减”一年的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浙江全省余所线下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中,已有过半培训机构顺利转型为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或托育机构。

实际上,为规范校外培训市场,浙江所线下义务教育阶段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在去年12月初完成“营转非”工作,当时就有51.39%的学科类培训机构选择转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随着“双减”工作的持续推进,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升。

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的衢州为例,“双减”前,衢州全市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所,从业人员余人,就读学生数万名。如今,已有所成功转型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衢州市“双减”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说,为了稳妥帮助和引导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转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衢州市专门组成工作组,由教育、民政、市场监管、文旅、体育、科技、公安等部门及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组成,采用“一机构一政策”的点对点模式,逐个上门服务。

长兴县第六小学学生参与传统竹匾现场作画活动。

乐悠悠文化培训机构在柯城区小有名气,开办14年陆续开出数学、编程、逻辑思维等多种课程。因为担心转型后生源受影响、师资队伍也需要调整,机构一度陷入两难境地。

“工作人员上门一对一服务后发现,机构现有的编程、思维导图等部分课程原本存在学科非学科界定模糊问题,但随着去年衢州出台学科非学科鉴定相关文件后,这些课程已明确属于非学科类。”该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机构对于生源、教师转型的后顾之忧,专班还促成该机构十余名老师的转岗。如今,该机构已顺利转型为科技类培训机构,并改名为乐悠悠科技培训有限公司。

“转为科技类培训机构后,我们在专班指导下,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梳理、优化,重点打造编程、记忆、思维等课程。”该机构负责人毛丽霞告诉记者,不仅老师顺利转型,还吸引了不少新生源。

在一次次转型尝试中,我省培训机构转型的新赛道初现雏形。

在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新东方满天星北山托育中心正在紧张筹备开张。这也是新东方浙江学校转型做托育的首次试水。“街道免费提供场地,我们负责装修、运营。托育费用仅为同档次纯民营托育机构的五六成。”作为托育中心的负责人之一,原为新东方初中数学老师并负责教师培训的裘江娜也随着机构同步转型,成为托育行业的新兵。

裘江娜说,杭州0至3岁托育市场求大于供,尤其缺乏公办民营的普惠型托育机构。而成熟的培训机构转型为托育行业,有独特资源优势且能实现不同板块的相互引流。例如,她就在尝试将新东方的家庭教育中心、营地教育、素质类培训等现有资源整合到托育板块。“我们很看好托育新领域。虽然首家托育中心还没开业,但已有过半托位被预订,还有多个城区、街道的负责人慕名来考察参观。”她说。

据悉,为了更好地实现“让学生回归校园、让教育回归学校”,我省各地正通过严格规范培训时间、严格实施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收费时长等系列举措,推进学科类培训真正体现非营利属性。同时,聚焦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资质审核、预收费资金监管、课程审核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