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既二水分流又局部交汇,既互相倚傍又彼此消长,是文学史上雅俗际会的共生典范。
共生基础源于两者属于相异又相邻的叙事类型——士人叙事与市民叙事,源于两者在叙事话语、叙事行为、叙事旨趣、人物塑形、叙事伦理等方面的异质互补。共生语境则是唐宋之际社会变革、阶层变动、观念变迁、雅俗变化导致的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双向互动。
共生机制是两者之间叙事观念的双向渗透、叙事题材的双向改编、叙事技法的双向借鉴。共生形态是形成了世俗化传奇、准世俗化传奇、种本式文言小说、话本式传奇、传奇式话本等小说文体新样式。共生脉络则大致经历了北宋前期的独立期、北宋中后期的接触期、南宋前中期的交互期和南宋后期的消长期四个阶段。
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共生,推动叙事文学重心从历史叙事、纪实叙事向文学叙事、虚构叙事的转移。在中国叙事文学史上,由于受到“史贵于文”以及史传“实录”理念的强大影响,小说创作的“慕史”倾向和“史化”特征非常明显,历史叙事风靡一时。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作意好奇”,开启了“亚叙事”到“叙事”、“史传叙事”到“虚构叙事”的转折,但受众仅限于士子文人,缺乏较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的共生,推动小说聚焦从“人物”到“故事”、“意蕴”到“趣味”,推动叙事观念从“淑世”到“资暇”、“慕史”到“幻化”,推动中国文学由雅而俗、由文而白的重大转折,为近世叙事文学的繁荣奠定了观念基石和文体基础。
《文学评论》年第5期刊发作者论文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最终成果,前后耗时近八年,结题荣获优秀。该书的部分内容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人文中国学报》《国学研究》《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摘录。
目录
绪论视角的选择与框架的确定
一、研究视角的选择
二、小说概念的厘清
三、叙事术语的梳理
四、共生理论的借用
第一章共生语境: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唐宋转型下的文化雅俗变迁
第二节市民文化与士人文化的共生
第二章共生脉络:志怪传奇与话本小说的起伏消长
第一节北宋前期:志怪传奇的复兴与话本小说的伏脉
第二节北宋中后期:志怪传奇的繁盛与话本小说的初兴
第三节南宋中前期:志怪传奇的俗化与话本小说的演进
第四节南宋后期:志怪传奇的衰落与话本小说的兴隆
第三章共生单元:志怪传奇与士人叙事机理(上)
第一节两宋书目中“小说”观的嬗革与初熟
第二节宋人“稗说”观的演进趋向与学术价值
第三节宋人“传奇”观的指称变迁与类型意识
第四章共生单元:志怪传奇与文人叙事机理(下)
第一节叙事主题的伦理化与文本的道学气
第二节叙事观念的纪实化与文本的史传气
第三节叙事手法的平直化与文本的简澹气
第四节叙事趣味的世俗化与文本的市井气
第五章共生单元:话本小说与市井叙事机理(上)
第一节从俳优杂说到唐宋说话
第二节“各有门庭”:宋代说话的家数体制
第六章共生单元:话本小说与市井叙事机理(下)
第一节从说话伎艺到话本小说
第二节现存宋代话本分类考述
第七章共生基础:士人与市井叙事的异质互补
第一节叙事话语(用何叙事):浅俗文言与市井白话
第二节叙事行为(如何叙事):精致叙事与质朴叙事
第三节叙事旨趣(为谁叙事):士人志趣与细民俗趣
第四节人物形象(形塑何人):士人理想与市井印象
第八章共生机制:士人与市井叙事的互动方式
第一节士人叙事对市井叙事手法的借鉴
第二节市井叙事对士人叙事营养的汲取
第三节市井叙事与士人叙事的回环转化
——以李娃故事为例
第九章共生形态:士人与市井叙事的互动征迹
第一节《青琐高议》中的世俗化传奇
第二节《云斋广录》中的准世俗化传奇
第三节《绿窗新话》中的种本式类编
第四节《醉翁谈录》中的话本化传奇
第五节《蓝桥记》《燕子楼》等传奇式话本
第十章共生影响:士人、市民叙事互动与文学雅俗嬗变
第一节小说聚焦:“人物”到“故事”、“意蕴”到“趣味”
第二节叙事观念:“淑世”到“资暇”、“慕史”到“幻化”
第三节雅俗格局:“雅化”到“俗化”、“中古”到“近世”
结论文白共生与雅俗际会
附录
一、宋代小说的人物塑形与叙事伦理
二、宋代小说研究百年述评
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书稿终于校完,走出浙江行政学院图书馆,来到楼宇间的绿地漫步。一排排的桂花树,枝头又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一丛丛的山茶花,绿叶簇拥着粉红的花朵,一树树的玉兰,光秃秃的树枝缀满了毛茸茸的花蕾,杭州的仲冬时节依然万物葱茏、生机勃勃。
回想撰写书稿的八年苦旅,发现印象最深的场景大多是在图书馆,感受最深的韵味恰是这仲冬时节的“葱茏”与“生机”。
《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年深秋,远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访学半年,得到了李元瑾教授、游俊豪教授等老师的帮助和指点。仲冬时节,在初步完成访学课题之后,即开始谋划“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并着手搜集相关资料。
南洋理工大学的华裔馆是世界知名的海外华人研究机构和资源中心,里面的图书量多质优,笔者得以饱览海外学者特别是海外华裔同行的相关研究著述。华裔馆所处的建筑曾是历史上第一所海外华人大学——南洋大学的行政办公楼,白墙、绿瓦、红门,纯正的中式建筑,四周是高低错落的棕榈树、椰子树、南洋楹。
还记得在华裔馆阅览室看书时,正遇东北季候风驾临狮城,听着轰隆轰隆的惊雷一声一声的炸响,看到窗外高大的椰子树在狂风中摇摇摆摆,一阵一阵的暴雨狠命地扑打着窗户。
笔者当时竟有一种奇妙的联想,南洋大学对欧风美雨侵袭的抵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肯定会给热爱民族文化的后继者以更为蓬勃的“生机”。
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经过五年左右的艰苦跋涉,年初时已有三十万字左右的书稿雏形和数篇论文,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加速项目的研究进度,提升课题的成果质量,本人于该年初秋时节赴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脱产进修一年,师从刘跃进老师做访问学者。
访学期间,得到了刘跃进老师、张伯江老师、李超老师、石雷老师、陈君老师、陈才智老师、刘倩老师等诸位先进的指导,拓展了研究视域,提升了研究格局。
访学期间,穿梭于中国社科院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之间,还赴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天一阁图书馆等地访书,基本上把大型图书馆所藏的宋代小说文献及相关研究资料查阅了一遍,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北京访学期间的一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国家图书馆的古籍馆在文津街,有文津楼和临琼楼两座大楼。文津楼建成于年,建筑造型仿清宫殿楼阁,庑殿式屋顶,覆盖绿色琉璃瓦,楼前矗立一对高约8米的汉白玉石雕华表,古朴典雅。
国家图书馆文津楼走进文津楼三楼的古籍阅览室,静静地翻阅书皮发黄的线装书,静静地抄录数百年前的先贤文字,时间仿佛停止了。伏案既久,倚窗小憩,向东眺望,北海公园的亭台楼阁、山水花树、游船行人尽收眼帘,梅花幽香扑鼻而来。那一刹那,忽然有一种“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审美感悟。
北京大学图书馆也是常去之地。当时刚好女儿正在燕园上学,自己到图书馆访书之际,有时也会约上女儿一起用餐,餐后父女俩会绕着未名湖散步,欣赏微风轻拂之际湖边的垂柳婆娑,观赏博雅塔在湖中的倒影摇漾,品味跋涉途中驻足小憩的悠闲时光。颇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到北大图书馆保存本阅览室借阅图书,事前并未联系女儿。
在等待管理员找书的间隙,四处寻找空座位,忽然发现一位长发女生右边位置刚好有空,疾步过去,正拟坐下,正在看书的女生转过头来,四目相对,惊得我差点叫出声来——竟然是女儿,父女俩相视一笑,居然会在图书馆不期而遇、居然会冥冥之中选择同桌。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润物细无声的环境熏陶对孩子的影响更加真切,父母前行的足迹会引导孩子攀登的步伐。反过来,孩子如能成为父母最亲近的朋友,他们的正能量也会洗去父母的倦怠,涤荡成人的瑕垢。如此,父母与孩子就会形成相互激励的良性循环。”
北京大学图书馆家和万事兴,学术研究也需要和谐的家庭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内人对自己的研究非常支持,积极协助文献查阅、英文翻译、文本录入等工作,可谓最为贴心的“学术秘书”。
北京访学期间,访书不倦,笔耕不辍,在已有三十万字的基础上,又写出了将近三十万字,合计六十万字。回到台州后,又不断修改完善,年底申请结题,年6月顺利结题,并获优秀等级。
五位评审专家对书稿提出了许多中肯建议,同时又鼓励有加。
专家一认为“本课题理论性强,文献丰富,文本分析细腻,思维开阔,逻辑周密,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是一项优秀的研究成果”;
专家二认为“成果角度切入新颖,文化视野开阔,理论思辨性强,材料丰赡,论证细密。三级标题中有许多概括精当、措辞恰切、独出心裁的整饬题目,显示出作者具有思维缜密和文采斐然的优长。整体看,这是一部有独到见解、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专家三认为书稿“有理有据,逻辑清楚,言之成理”,“用力甚勤,显现出作者扎实的功底和良好的学风”;
专家四认为该研究“资料储备丰富,学识积淀和理论素养深厚,显示了一个学者极为严谨和认真的治学态度”,书稿“对于研究中国文学雅俗关系和变迁具有重要的学术建树”;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专家五认为“成果富有较浓的理论色彩和强烈的理论建构意图,成功总结提炼了宋人‘稗说’观的演进、文言小说五种类型等命题,提出了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是文学史上雅俗际会的共生典范等新观点,是为重要创新。成果用语整饬,尤其是标题制作(落实到四级标题),特显功力”。评审专家的鼓励,坚定了自己倾心打造学术力作的信心。
书稿申请结题的同时,又提交给中华书局学术著作编辑室申请出版。罗华彤主任学识丰赡、非常敬业,年曾作为责编出版了本人的《宋代浙东文派研究》,慎终如始、一丝不苟。
这次又承蒙罗主任和中华书局诸位先进抬举,同意出版本书。罗主任特地委托经验丰富的陈乔女士担任责编,陈女士对书稿进行了极为精细的审读,发现并纠正了书稿中不少讹误,如衍字、错字、脱字、不规范的用词、不准确的表述、前后文不一致等问题,切实帮助拙著减少了失误、提高了质量。
《宋代浙东文派研究》回顾书稿成型的八年历程,从狮城访学时的酝酿到台州五年的跋涉,再到北京访学时的推进,再到今年项目的结题、书稿的出版,近三千个日夜已经逝去。
书稿启动时,是在仲冬时节的图书馆,书稿校对完,又是在仲冬时节的图书馆,真是颇有意味的时空循环。随着在图书馆里校完最后一页书稿,笔者在浙江行政学院的四个月培训也即将结束,望着楼宇间绿地的玉兰花树,毛茸茸的花蕾已缀满树枝,那是含苞待放的蓄积,那是春天将临的讯息……
李建军
年仲冬于杭州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李建军,四川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浙江大学古籍所博士后,台州学院中文系教授。近年来,已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宋代浙东文派研究》《雅俗际会: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1项结题获优秀)和多项省部级课题,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浙江省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奖项,浙江省级优秀教师暨省高校优秀教师等荣誉。入选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人才工程”、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省级人才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浙江省哲社规划学科组专家。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文章学研究会、浙江省文学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