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记者韩雷
5月12日,常熟年首期“海棠讲坛·干部说”在线上线下同步开讲,围绕“大数据赋能政府治理”,通过解剖实际案例,讲解当前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的重点,以及常熟如何参与到数字政府建设中。详实的内容让常熟各局办、板块领导不仅感受到大数据为政府治理提供了无限可能性,还有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紧迫性。
在常熟,像这样的干部培训课程,每年都有近百场。常熟始终认为,干部培训不是急就章,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因此,常熟培育了“海棠讲坛”教育培训品牌,并构建了合理的培训体系,让培训内容真正入脑入心,切实地提升干部能力,使之成为能够独当一面,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学促行
战疫培训不打烊
4月14日,常熟琴川街道世茂世纪中心·创梦世纪小区被列为封(管)控区。街道紧急组建管控区行动支部,60多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集结到位。4月16日,一场“特别”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创梦世纪小区指挥部开展。行动支部书记带领全体支部成员认真学习管控区疫情防控工作要点等内容,筑牢封(管)控一线的红色堡垒。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常熟各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深化学习,淬炼党性。特殊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准投喂,得益于品牌支撑。常熟深化“海棠讲坛”线下培训,建立市管干部及中层干部常态化上讲台机制,采用化整为零的形式,由大班集中授课逐步转变为小班灵活教学。
围绕当前疫情防控任务,常熟市卫健委组建“医心抗疫”讲师团,帮助即将参与隔离点工作的党员干部提前熟悉点位情况、了解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责任;董浜镇对蔬菜购销工作专班人员、下沉防疫志愿者、村(社区)防疫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确保一线工作人员及时掌握相关政策,保障疫情期间全镇蔬菜购销畅通……常熟各部门围绕疫情防控指挥调度、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各项处置环节第一时间开展专项系统培训,全面提升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能力。
在疫情防控中,得益于品牌建设的干部教育培训,切实帮助常熟各级党员干部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了防控工作效能。今年以来,常熟市委组织部精准投放、动态更新80多门线上精品课程,开设“空中课堂”直播授课5场次,超1.3万人次参与在线学习;以部门为单位开展“干部说”“青年说”“书记说”,累计举办69期、培训人次。
四说一会
撑起干部培训体系
事业发展,重点在人,关键在干部。“在新一轮县域经济跨越发展中,常熟亟需专业契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能力跟得上时代发展步伐、专业精神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优秀干部。”常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浩说,常熟将深化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升级“海棠讲坛”教育培训品牌,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培训,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拓宽视野,跨越认识上的“县域屏障”,整体提升干部队伍适应现代化发展能力。
如果将“海棠讲坛”教育培训品牌比作一棵常青树,那这棵树的主干便是“四说一会”。常熟在年就制定出台了《“海棠讲坛”教育培训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以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进“干部说”“青年说”“书记说”“人才说”以及“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专题学习会——“四说一会”品牌主体工程。
“‘海棠讲坛’更加注重培训对象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常熟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科科长俞子安说,结合常熟发展实际,每月确定一期培训主题,设置三到五门专题课程,围绕政策理论、操作实践等多个维度讲方向、讲经验、讲方法,使专题培训更加系统深入,培训定位更加精准有效。
如今,“四说一会”正不断地长出新枝叶。聚焦常规培训的短时效、互动性差的问题,常熟去年推出了“海棠讲坛·WEB课堂(乡村振兴专题)”,从多个切口、不同侧面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加强优秀年轻干部源头储备,培养一批热血尖兵,常熟打造了“海棠尖兵”实训营,采取统分结合模式,既有集中教学,又有分专题分小班授课,并穿插实地考察、专题调研、分组讨论等环节。
为了让“海棠讲坛”这棵大树茁壮成长,有必要对其精准浇水施肥。常熟根据专项培训主题,把全市范围内涉及相关工作的各级干部纳入培训范围,对需跨单位、跨部门选调干部参训的,实行统一备案管理制,防止重复培训、交叉培训。近年来,常熟已分类举办市级层面“四说一会”38期,累计培训学员余人次,精选优秀师资80多人,优秀课程多门。
三大机制
持续擦亮培训品牌
常熟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推动干部能力建设的“一号工程”。5月11日,常熟市委组织部发布“海棠讲坛·干部说”培训专题目录,包含大数据、经济金融、产业创新集群、招商引资、城市规划建设等,通过以讲促学、以学促干,推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服务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
常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丁建刚说,只有引导和帮助各级各类干部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地推动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双提升”。
为此,常熟出台了《深化“海棠讲坛·四说一会”品牌建设推动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双提升”的实施方案》,推进“四说一会”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把“一把手”、班子副职及中层干部推上讲台,提高干部“七种能力”“八项本领”。
要擦亮“海棠讲坛·四说一会”品牌,首先要在内容丰富上下功夫。《方案》在丰富“四说一会”培训形式以外,联合多部门开设“海棠淬课训练营”,开发打磨经济金融、城建规划、乡村振兴等本土课程。此外,还建立“课程品鉴官”机制,定期对培训资源评分定档、筛选把关,分类管理“热门课”“经典课”“备选课”,动态调整入库课程。
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同时,常熟努力提高课程质量。干部授课情况作为了解考察干部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常熟每年评选表彰一批精品师资课程,纳入市级课程师资名录,在面上统筹使用,并择优推荐申报苏州市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干部能力,因此,常熟配套了扎实的培训效果保障机制。建立跟踪督学机制,打造数字化跟踪管理平台,设置“示范员”“监督员”“调研员”参与跟班管理,优秀学员及时纳入组织视野进行跟踪培养,将学习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述职和考核测评的重要内容,对学习不达标的12名领导干部取消年度考核优秀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