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期的知识变现,更像是头部明星名人的特权,罗振宇、李翔、马东等,开课就能带来百万、千万级别的流水。年开始,知识市场开始分化,不止是商业财经、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领域开始变得热门,更多的细分领域也开始扩展,内容的垂直化、纵深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知识市场成为了各路KOL都可以分食的蛋糕。
传统意义上,出版、教育和培训等领域,具有一定普适性、系统化的知识以书本、学历和技能资质等标准化产品进行付费输出,这些主要是硬知识。而本轮知识付费浪潮中的知识更多是软知识,是非标品,是在认知盈余基础上,个人或机构形成的总结、经验和体会。
《知识的边界》作者戴维·温伯格说,如果书籍告诉我们,知识是从A到Z的漫长旅程,那么网络化的知识可能会告诉我们,世界并非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论证,而更像是一个无定形的、相互交织的、不可掌控的大网。
狭义的知识市场,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出现使得知识获得途径大大增加,而后百度知道等论坛尤其是知乎的兴起带动了知识动态分享,到年移动互联网、移动支付全面铺开,知识付费成为可能。
2
刚刚过去的一年,不管是问答类、分享类还是课程类的知识付费项目,都有不少拿到了融资。年年初,知乎完成了D轮1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今日资本,包括腾讯、搜狗、赛富、启明、创新工场等在内的原有董事股东跟投,之后荔枝微课、得到、蜻蜓FM等相继也拿到了不同程度的融资。
知乎完成这轮融资后,估值超过10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知乎可以说是全程参与了上述知识市场发展的后两个阶段。而过去的知乎无论是在产品调整还是商业变现上都显得略为谨慎,年开始知乎奔跑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5月,知乎上线“知识市场”Tab,其中汇集了知乎Live、知乎书店等主要“付费”服务形态,之后又推出免费音频功能“每日新知”和付费音频课程“私家课”。
6月,知乎上线了大人物系列,李银河、罗大佑、罗伯特·B·西奥迪尼、蔡澜、向京等人入驻。
7月,知乎发布原生视频功能。
8月推出了轻量知识分享产品“想法”。
9月,知乎开放机构号注册,与此同时,知乎宣布注册用户总数超过1亿,这被周源视为知识社区走向知识平台的里程碑。
12月知乎首页改版,站内热门内容、基于社交关系的内容和兴趣推荐类内容分别有了独立页面。这样一来,新用户可通过兴趣推荐类内容满足好奇心,老用户则可基于社交关系的内容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