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省政府在山东省新闻中心举办山东省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山东省累计培训城乡劳动者.9万人次,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新增劳动力70%由职业院校培养培训。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推动职业院校继续深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推动应用型本科学校、高中等职业院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加快发展。
近年来,全省职业院校加快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为新时代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新增劳动力70%是职业院校培养培训的,为稳定和扩大就业、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培育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作出了重要贡献。”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王志刚说。
王志刚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指导和推动职业院校继续深入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为建设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助力高质量发展和更充分就业贡献力量。
一是推动和引导各职业院校强化责任意识和市场意识,把职业培训作为重要工程,积极承担更多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任务。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施策,紧贴区域、行业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求,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农民、去产能分流职工、失业人员、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企业职工等,更加精准地进行高质量培训。
二是推动各职业院校不断提升培训能力,特别是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会同行业企业进一步开发建设培训项目和培训资源,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效性;针对疫情零星散发的情况,突出“短平快”等特点,探索实施“互联网+培训”模式,通过智慧课堂、移动APP(应用程序)、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碎片化、灵活性、实时性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
三是加强考核激励,继续把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情况作为职业院校及专业办学水平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和职业教育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积极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政策,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指导学校搞活内部分配,将培训服务课时量和培训成效等作为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在内部分配时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廉德忠、冀春鑫、迟佳编辑:王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