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校外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的校外教育管理。本期将从校外教育的区域协同、机构发展、教研管理等多个角度选取来自北京市少年宫、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市密云区青少年宫、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优秀案例与研究进行分享学习。校外教育优质发展的路径研究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挥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过程中出现了规范性不够、可持续性发展空间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十三五”时期北京通过校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课程系统化、教学项目化、评价统一化为支点促进教育优质发展。北京市教委在全市校外教育机构范围内公布项市级优质项目名单,并推动优质项目向中小学校推广。北京市少年宫周立奇胡盼盼立足北京市教委在全市校外教育机构范围内开展了“三个一”活动(即培育一批创新项目、建设一批特色项目、发展一批精品项目),作者深入研究北京校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出了一些启示。亮点一:以北京市区域项目活动为牵引,带动区域校外教育的整体发展,以课程系统化、教学项目化、评价统一化为支点促进教育优质发展。亮点二:通过倡导教学项目化,北京校外教育建立了以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以教科研、行政管理、教师培训、宣传推广、后勤保障为支撑,通过参与、合作、共享三个维度架构“实践共同体”。亮点三:参照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式,从评价聚焦维度、评价结构、以及评价过程中各类方式的应用上分别对应分析北京市教委制定颁发的校外教育优质项目评价标准。校外活动课程治理的“朝阳模式”在“双减”教育大背景下,为了推动新时代校外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一所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以校外活动课程治理为切入点,通过办学理念方略确立、协同机制构建、多元平台搭建、课程群梯度设计、螺旋式实施推进等维度进行校外活动课程治理的创新实践,发挥活动育人整体效能,提升校外教育品质。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朱勇哲韩静教育研究、课程改革和教育评价的改革推动着教育的变革。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涌现,教育在融合新理念、适应新要求中持续发展。校外教育作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着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