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年疫情期间高考为题材的电视剧《大考》播出后,因剧情足够贴近现实生活,引起了家长的强烈共鸣。剧中以3名高三学生为切入点,讲述了大量关于高考生志愿填报和高三家庭关系的问题。
其中一名高三学生吴家俊在报考专业方面与自己的母亲很难达成一致,他想考动漫专业,把自己的爱好培养成事业,可母亲却认为认为艺术生毕业就失业,未来就业道路太窄,无法判断他是否有能力以此谋生,不如报考热门的金融或者计算机专业。为此,母亲经常用极端手段对他在精神上施压,母子间发生了激烈的对抗,险些造成不可逆转的悲剧。
吴家俊理想的种子在心底疯狂生长,表面上抗争不过母亲,就在母亲不在家的时候画,在学校的课堂上画,去奶奶家画。他画画的时候脸上的笑容眼睛里的光让人动容,原来孩子热爱一件事情的力量如此强大。
父母习惯以自己既往的生活经验自作主张地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小到衣食住行,大到报志愿选专业人生规划。可怜天下父母心,正因为以爱之名,往往让人看不到危害,也让子女没有反抗的理由和勇气。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走出校门,面对社会选择和自我选择时往往感到无助和迷茫,“错位就业”一遍又一遍地上演。
年,全国29个省区市启动新高考改革。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高中选科时,如果没考虑高考专业科目报考需求,学生高考时可能出现某些专业想报但无法报考情况。因此选科目不是简单的学什么课程的问题,而是职业的准定向,可谓一选“定终身”。
新高考背景下大家在焦虑什么?
学校——如何提高升学率?......
教师——如何进行分层教学及课程建设?......
家长——孩子如何能考高分进好大学?如何找个好工作?......
学生——我的潜能有哪些?选科是随大流还是兴趣爱好?......
中国教育出版网学业生涯规划项目主要为学生学业生涯发展提供指导、为学校学业生涯教育开展以及师资培训提供服务。包括学业生涯规划师培训和学业生涯规划测评两项服务。
本项目的研发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上,既放眼世界又根植中国的文化,年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张贵良联合北师大学者,于年推出。这项心理学的应用成果作为教育大事件年载入《北京教育年鉴》,同年创始人张贵良受到过CCTV2的访谈及后来众多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并于年获得了权威机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统计及测量分会“的认证。
本项目先后为清华附中、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北京实验中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八中、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汇文中学、北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八一中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北京市陈经纶学校、北京十五中及北京延庆一中等多所学校及全国的百万名学生,进行了科学填报志愿及专业选择的升学定向指导,积累了千万条数据,为我们的大数据分析以及智能化服务提供了基础。
让我们通过以下两个真实案例,了解一下中国教育出版网学业生涯规划项目为学生带来了哪些改变。
高考奇迹源于目标的驱动
孔同学
毕业高中:山东泰安
测试时间:年5月6日
但凡经历过高考的人,都知道高中生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尤其是高三刷题、考试已程序化。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紧张、忙碌中忍受这样刻板、机械的学习生活,而是厌倦,甚至想逃离。
哲学家尼采所言:“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孔同学是我在高考前一个月接待咨询过的一个高三学生,是泰安某学校高三17班的班长,他生性活泼、热心好动、乐于助人,是班主任的好助手。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同学团结友爱,凝聚力强,团队荣誉感强,在各种团体比赛、评比中都有很好的成绩,但老师们在称赞他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同时又为他惋惜,因为他的学习成绩过于平常,而成为其软肋。
初入高中的他就展示出很强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成为同学心中的领袖,依仗着中学时的学习底子,高一上学期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从分科后学习兴趣减退,成绩直线下降。为此,母亲没少冲他发脾气,母子之间是争吵、对抗,母亲感叹孩子不懂事,孩子抱怨父母不理解自己!
我问起孔同学的妈妈,对儿子抱有怎样的期望时,这位在国企财务部门工作的妈妈不屑一顾地说到:“以后,能做个图书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就不错了!”
孔同学却愤愤地说:“我妈就没看得起我!”
妈妈有这样的情绪也难免,因为从考前的一模到三模,孔同学的年级排名一次比一次不如意,断崖式下跌,从年级名直接跌落到名,班级排名更是近乎倒数,这个成绩根本过不了本科线。
于是我问起孔同学,对“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过思考吗?有自己的职业目标吗?”他很是茫然,不是没有思考过,而是搞不清什么是自己真正要想的。由于父母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给自己设计的是专业技术方向,但孔同学却不认为这是自己的未来生涯之路。
至此,我已经知道了孔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所在了,不懂得为什么而学,因此不能预见未来,不知道为何而奔跑的人生哪里会有动力呢?难怪学习会一落千丈。
在我的建议下,孔同学立刻做了IMAP生涯测评,当报告呈现在其眼前时,这个问题便有的了答案。如果把上学看作是上班,把学习看作是一份工作,那么孔同学所拥有的自身特点并不适合这份“工作”,真正能够让他拥有激情和冲动的“工作”是那种与人打交道,进行组织管理性质的工作,这一点恰好与他热衷班级事务相印证,就如同在谈到当班长的感觉时,他说:“感觉自己天生就是当班长的料,但是面对书本和习题时,自己就是提不起劲儿!”。
结合生涯报告中的最佳匹配专业,孔同学最终选择了自己想从事的3个专业方向,而这三个专业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偏人文和组织管理领域。选择好专业方向后,又进一步规划了大学期间除了进行专业学习外,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实践锻炼,随着交流的深入,孔同学逐渐由封闭变得开放,由被动变得主动,由放弃变得期待。
在交谈即将结束的时候,孔同学问道:“老师,我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听到这句话,我知道,他已然做出了改变!
看到故作疑惑的我,他转头看向窗外远处的泰山说到:“还有30天,我只是想试一下!”
再次听到孔同学的消息时,他已经被齐鲁工业大学录取,高考成绩名,虽然这个成绩并不算出色,但对于一个30天前还基本无缘本科的他来说也是一个奇迹了。据孔同学的妈妈说,从那次接受咨询后,孩子像是变了个人,每天将学习安排的满满当当,可以说,除了吃饭、睡觉,就连上厕所都要带着复习资料。同一个人,同一种生活,同一个环境,一切都没改变,一切又都改变了!拥有全新方向的孔同学将自己从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就是方向的力量、目标的力量,预见的力量!
有目标的人生是幸运的,就如同在黑暗中闪亮的航标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认识自己,建立起以终为始的目标,明确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人生梦想的实现,内驱力所激发的动力才能激发潜能,激荡人生。
心理咨询师吴东
年10月
稳住心态超常发挥
王同学
毕业高中:四川巴中
测试时间:年3月5日
我是四川巴中的一名考生,叫王仲礼,年参加高考顺利地考上了我心仪的江南大学,成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一名新生,如今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
在高三的下学期,由于疫情等原因的影响,除了繁重的学业,我更多的是对以后发展的迷茫和不知所措。那段时间我极其的焦虑,北京一位关心我成长的叔叔得知我的情况后向我推荐了北京心智栋梁IMAP生涯测评,我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