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是商业产品,它最终的体验方式是凝聚客流、提升销售;购物中心是地产产品,在于它将为零售商提供适合于商业经营的建筑载体、服务空间;购物中心是金融产品,因为它不是静态的不动产,而是一种通过运营可以带来增值、具有动态升值和较高收益的投资形式。
购物中心是以购物为主体,辅以休闲、娱乐、餐饮、社区服务、大型影院等多功能商业态。购物中心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经营特点,明确经营方向,提前制订应对策略,既能有利于在经营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又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继而保持购物中心的经营活力。
购物中心经营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是:周期长、盲点多、变化快、成本高,购物中心成长过程中都有哪些规律可循?如何保持其经营活力?今天,宝泰商管将从招商、推广、运营等方面,为您梳理下购物中心不同时期的运营策略和招商之道。
01筹备期
购物中心的筹备,一般提前2-4年,从项目深化定位开始,运营和招商团队开始介入,以成功运营为最终目标,研判城市及区域、结合本地商家的选址喜好、本地或区域的消费习惯等,印证和确定定位的方向,以及业态的科学合理规划。
策划定位要考虑清楚三大核心要素,即一用什么吸引人,二用什么留住人,三让人走了还能常回头多次消费,定位策划一定要基于商业地产的逻辑和行业规则的创新,赋予项目个性的独有主题特色及IP,才能更容易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
招商方面,首先重点突破符合项目的主力店、重要品牌及特色业态商家,招商的核心是执行,需要通过品牌去落实规划。企划推广的重点围绕招商展开,提前确定招商阶段推广方案、开业方案、IP打造方案、重要品牌进驻推广方案、现场氛围包装方案,以供应商为受众展开营销推广,将项目运营理念、规划、优势以及动态咨询及时传达给供应商。
其次提前展开商业联盟生态圈的打造,开发异业联盟资源,特别是各行各业拥有稳定客群的优质商家,拉圈子、搞社群,通过联合组织一场场有黏性有共鸣的活动,对外展示营销力、运营力、影响力,提升项目知名度及美誉度,促进招商,并可提前展开会员体系的建立,吸纳会员、转化会员。
02蜜月期
蜜月期开业后1-3个月,特点是通过筹备前大量的广宣推广,顾客对新商业的新鲜感,在开业初期,会出现人流爆棚的场面,品牌、顾客、商场三方对未来充满信心。
招商方面:首先确保开业率,尤其是主力店和主力品牌,特别是人流贡献型品牌保开业,吸引沉淀消费者;加强对未实现目标品牌的宣传公关,打消观望者顾虑,提振品牌信心。
推广方面:高举高打八方来客,充足预算,大力铺开,在线上线下广泛投放,扩大知名度(壹方城:双微一抖、地铁公交、城市地标、音乐节)利用IP网红制造话题,与知名品牌、网红品牌联动,或自创IP形象(万象天地)。
运营方面:确保商户商品组合水平和服务水平,争取主力品牌独有活动支持,关键人员到店,加强培训;快速打造会员体系,拉动主力品牌会员到店消费,沉淀有质量会员,打通商户会员和商场会员,利用病毒式营销来大规模吸纳会员,利用大会员体系来增加黏性。
03回调期
回调期处于购物中心开业后的3-6个月,特点是经历过三个月的营业,顾客的猎奇感消失,而消费习惯还没形成,品牌和商场处于焦虑的一个周期。
持续制造热点,提高顾客到店率,细分顾客,从地理、场景身份角度分类全方位分析消费者行为,定向营销提高到店回头率。
租户调养结合,以养为主打消观望者顾虑,加强未实现目标品牌的招商,利用有限推广费,专项专期开展,促进消费者多次到店,培养到店习惯,建立圈子,拉关系,加强会员之间的沟通,产生归属感,建立大数据平台,清晰顾客画像,定向精准营销,提升客质。
04拐点期
拐点期处于购物中心开业后的6-12个月,特点是基础顾客有效沉淀,消费者初步形成消费黏性。客流回落,涅槃转型,目标客群的完成初次筛选,累积美誉度,雕琢商业生态,吸引消费者提高到店频率,加强会员之间的联动。
节假日逢高拉高,借势营销。拓展新客源,保持较高活跃度和话题性,保持业内推广的标杆地位。筛选重点品牌,定向匹配资源,分析管理,提供最优广宣、会员、场地资源,活动支持,预算内给予一定补贴或销售激励,实现高业绩高产出,打造明星型店铺,以点带面,营造场内销售氛围。
把握最后品牌调整窗口期,挖掘自身核心优势,集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