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朵海平报道)近日,在海西自治州州德令哈市开展青海省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举行管护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自然教育活动,分别对保护区23名生态管护员和15名湿地管护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对德令哈市和乡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自然教育。
宣传湿地、保护湿地、普及湿地知识,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最大”重大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鼓励和支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志愿者开展湿地保护知识与湿地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和自然教育,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扎实推进湿地宣教工作落地。
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东距德令哈市42公里。可鲁克湖湖水面积公顷,是德令哈盆地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托素湖湖水面积公顷,是德令哈盆地最低点。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34.65%,在柴达木盆地内发挥着调节气候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巨大作用。
此次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员业务技能培训和自然教育活动,由青海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主办,北京中林智慧生态科技研究院承办。在管护员业务技能培训现场,培训邀请到的青海师范大学朵海瑞博士,为管护员讲授了“自然保护区基础知识”、“自然保护区监测与巡护管理”等方面知识。北京富群环境科技研究院讲师于现荣讲授了“湿地基本概念”、“湿地公约介绍”、“湿地科学记录”和“湿地监测维护”等方面的内容。来自青海多美生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杨芳,为管护员们讲解了“鸟类基础知识及常见动物”、“植物基础知识及常见植物”、“户外动植物监测基础知识”等方面的课程。记者看到参加培训的管护员们认真地听老师讲述,并仔细做着记录,有不明白的地方积极向授课老师提问。
在自然教育活动现场,来自德令哈长江路小学、柴达木路小学、德令哈市第二中学和怀头他拉中心学校的名中小学生,在各自学校内得到专家教授们上门讲授湿地方面的知识。孩子们压抑不住求知的心情,不时举手问一些相关湿地生物、如何保护鸟类等的问题,还发表了一些各自“独到”的见解。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的气氛很浓,这也体现了同学们对自己家园生态环境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保护意识。
本次自然教育共有5场主要活动,分室内培训和户外自然观察实践两大类型。室内培训由北京富群科技研究院讲师于现荣主讲,她通过讲述“湿地基本概念”、“神奇的湿地”、“生物多样性”、“水资源利用”、“水保护”、“气候变化”“生活垃圾”和“垃圾食品”等不同方面给孩子们讲授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对保护区的认识。室外活动则通过走进自然保护区观察鸟类和周边植物,以及亲手制作绿地图的方式,让孩子们近距离认识湿地资源、了解自然。
“近年来,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不断趋好,这有赖于保护区内管护员专业的巡护工作和社会大众保护意识普遍的提高。这次管护员业务技能培训是对保护区专业管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和升华的必要准备。而走进学校开展自然教育,更是践行了生态保护意识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青少年既是生态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和感受者,也是弘扬生态保护文化、传播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宣传员。在我们和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一定会变得更好。”可鲁克湖-托素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孩子们观鸟
互动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