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县六大抓手做实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陕西

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府谷县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突出六大抓手,逐步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七位一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取得一定成效。

一抓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落实。专题研究并印发《府谷县社会治理行动方案》《府谷县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在城区14个社区同步推进,并落实县级领导包抓责任,阳光社区和新尧渠社区两个试点社区分别由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包抓。县委书记李新功多次督导检查,协调解决综治中心建设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县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推动基层治理按下“快捷键”。

二抓党建引领,凝聚治理合力。打造“三级”社区党组织联动体系,党员“双报到”工作有序开展,全县城区14个社区个驻区单位全部报到,并根据社区提供的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开展共建活动。严格落实了社区与驻区单位“双考双评”机制,目前已有15名干部到社区进行考察鉴定。社区网格党小组实现了全覆盖,完善了议事决策机制,组织开展每名在职党员为居民至少做2件服务事项工作,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各小区在住建部门和社区的有力指导下,重新选举调整业主委员会成员,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物业企业负责人进入社区党支部,推动建立“红色物业”,实现了双向交叉任职。为了强化班子和队伍建设,县委公开选配了14名社区党委书记,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推动治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三抓标准化建设,夯实治理基础。严格按照《榆林市社区治理试点工作》要求,全面落实标准化建设各项内容,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社区警务室、社会工作室、居民议事室、社区卫生室、社会组织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群团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和日间照料中心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社会组织均达到10个以上,每月开展2至3次志愿服务活动。修改完善了居民公约、居民自治、居民议事等制度,积极开展“四社联动”、道德评议、文明创建、诚信建设,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纳入村规民约,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实现了群众发展意识、团结意识、奋斗意识的同频共振,最大限度调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创造性,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成果联享的治理体系。

四抓科技支撑,提高治理能力。6月底前在全县23个镇(便民服务中心)、14个社区开通“9+X”综治信息平台系统,8月6日,又邀请技术人员对全县所有政法委员及信息操作人员等80余人进行了培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目前,阳光社区无线网全区域覆盖,安装“社区e站”网上办事平台,一站式便民大厅与政务中心对接,可在网上办理老年人优待证等多项业务;新尧渠社区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和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依托信息化建设,为居民提供“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的高效、便捷服务。同时,政法委正在积极协调工业商贸局为全县所有小区配备智能快递柜,目前56个小区已有3个配备了智能快递柜,6个小区已购买,剩余所有小区10月底前全部配备到位。两个示范社区配备了天然气自主缴费机,就近服务群众,其他社区逐步改造推进,全县所有电费缴纳实现了手机缴费,水费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