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是近视最严重的后果,但这个早已被科普过千万遍的常识,对很多人来说依然是新知。
认识近视,首先要认识到近视是一种疾病,医学名为屈光不正。随着患者近视度数增加,通常会伴随眼轴长增加。这个过程中,患者眼球壁、视网膜和脉络膜都会变薄,眼底就有可能发生高度近视退行性病变,严重的会导致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疾病,再往前一步,就是失明。
中国是近视大国,矫正近视最简单常用的方式是配眼镜,近视是疾病,医院。但很长时间,近视和眼镜的解释权在商家,医院。由于缺乏专业标准、行业共识和监管力量,配镜后,度数的增长几乎听天由命,没有多少人知道,如果科学干预,近视可防可控。
近些年来,近视可防控的理念在视光界逐渐落地,“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求变,假如我们错过这个,很可能会错过很大的商机。”在第三届进博会的尾声,8.1号馆依视路展台上,法企依视路大中华区视力保健总裁林国樑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他介绍,这是依视路第三次参加进博会,公司切实感受到了进博会的提振作用。林国樑认为,目前中国眼镜行业可能靠“商”多一点,未来希望靠“医”多一点。此外,中国市场还没有被很好地开发,未来应该有比现在高十倍的潜力,但另一方面,目前行业内专业人士数量不够,质量也有待提高,且眼视光行业需要共识和规范,包括功能性产品的标准等。
法企依视路大中华区视力保健总裁林国樑受访者供图
参加三次进博会溢出效应逐年递增
NBD:依视路不是第一次来进博会,您觉得这一次的参展经历有独特之处吗?结合目前的防疫大背景,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林国樑:这是依视路第三次参加进博会。第一届我们是以尝试的心态加入,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当时和中华医学会眼视光学组共同公布了近视管理的白皮书。第二届进博会,我们有一些落地方案,比如跟上海市学校卫生保健协会一起进入校园,推出上海校园近视管理培训计划。
今年进博会上,我们延续近视防控生态圈的项目,继续跟教育部合作,首次推出《我们的眼睛》儿童爱眼护眼3D书。我们还公布了全球首发的新产品星趣控,有近视防控的功能,两年期的研究报告已证实,星趣控能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
NBD:三次参加进博会,您作为企业高管是否有切实感受到进博会的提振作用?
林国樑:的确有。因为新冠疫情,我们还是比较担心这次进博会能否顺利开展。但是很高兴地看到这届进博会还是很安全和规范,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所以进博会是很好的平台,能够促进眼健康,让近视管理达到更有效的共识、规范和触达。
NBD:刚才说到确实对企业有提振作用,那在这一届进博会上,依视路是否有签订一些单子?
林国樑:我们跟国内最大的眼镜连锁店宝岛眼镜签了一个购买协议,宝岛购买了依视路眼健康和近视防控相关的仪器,合同金额是三年超过多万。我觉得它的精髓不在于金额,而在于理念的推广。
通过跟宝岛眼镜的协议,我们希望更多的消费者能够知道他们眼睛的状况,同时也能促进同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