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公布之后,课后延时服务接踵而至,极大程度上减轻了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过后的第一个学期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新气象让我们为之一振,可是不少家长心中依然有着浅浅的担忧。
不论是中学家长还是小学家长,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关心点,中学家长担心的是孩子到底能不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小学家长则担心未来的那场中考会不会将孩子“分流”到职业教育。
以前,学生想要在高考和中考中取得优势,有一个弯道超车的好办法,就是疯狂补课,但是现在很多补课机构已经凉了,如果学生还想适当补课的话,应该怎么办呢?
最新消息,学生依然可以适当补课,中、小学课外补习班也可以继续开
其实双减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要封杀掉一切校外培训机构和补课班,只是当下的补课机构肆虐猖狂,让学生们身上的重压越来越多,急需要清理整改罢了。
正常的补课需求,不会因为“双减”的全面实施就被压制,大家依然可以合理补课,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和补课班也可以继续开。
下面这张图其实已经给了我们最新的回应,哪些校外培训班还可以继续开呢?首先是“素质教育”的所有科目,都将不受影响,比如体育、艺术类。
因此中小学生依然可以去兴趣班、特长班学习,但是传统的学科类补习机构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这些补习机构想要正常开设,必须要满足一个先决条件。
那就是不允许占用学生节假日、周末休息时间,只允许在每周一至周五的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结束后进行,不满足这个条件,也就不能继续开办。
除此之外,校外培训机构的最新办理标准也变得更严格了,必须要经过层层审批,而且学科类教学机构将不再审批办理。
因此,有人又在这个关头搞出了一点小特殊,既然不允许开设所谓的学科教育机构,那可不可以换一个名称继续营业呢?
把语文改成国学教育,把英语改成外国戏剧名著导读,把物理改成小发明,把数学改成逻辑训练……真是怪招奇出,也是屡屡在打“擦边球”。
学科教育培训机构的审批开设受限制,“打擦边球”同样行不通
以国学的名义,继续进行语文教学培训,这样的事情其实已经在我们身边悄悄上演了,我们上述所说的也正是现实情况。
针对这种打擦边球的问题,我们目前似乎还没有得到细化的明门规定,以及针对这种模棱两可的事物该如何判断其性质。
但是只要是想要钻空子,挑战双减的力度,打擦边球的培训补课机构,都将会受到更严厉的打击,也会成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