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一批幼儿园的孩子就会成为一年级的新生。每年此时,一批幼儿园大班家长会向幼儿园递交“离园申请”,把孩子送入幼小衔接培训班。今年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记者发现,有这个想法的家长有所减少,一些一度招生火爆、需要提前预约“名额”的幼小衔接培训机构“关张”了。
老问题:上不上“班”家长们分为两派
张女士的孩子顺顺,去年顺利升入了一年级,此前她一直是“佛系”心态,不过身边却一直传来家长们焦虑的声音:“不上幼小衔接班会吃亏的,别的孩子都会,就你的孩子不会”“我听邻居说,有个娃娃幼小衔接阶段啥都没做,上了小学成绩跟不上”……
问了一大圈,张女士还是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
但也有家长“人间清醒”,认为家长低估了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成长性,尤其是在一个群体中,孩子们的自我成长能力其实很强。绝大多数孩子即使不上学前班,也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从孩子的整个成长历程来看,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不值一提,即使是中考和高考的结果也未必重要到能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从本质上讲,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很重要。”
新现象:家长不再一股脑给孩子报班
据了解,因深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以往每到入学前,都会有家长提出离园申请,进入校外培训机构办的幼小衔接班,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学业知识,包括拼音、写字、算术等。大量生源的流失,很多幼儿园也不得不选择合班。但近两年,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在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附近的某家幼小衔接班,曾针对入学前孩子开设了6个幼小衔接班,往年每到上下学的时间,学校门口都挤满了前来接孩子放学的家长。而今年记者看到,这家幼小衔接班大门紧闭。据附近知情人士称,这家培训机构在附近共有两个学区,之前每个学区都爆满,有的家长还需要提前一年预约“名额”,不然就没“班”可上。但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这家幼小衔接班报名人数大幅缩水,最终只能“关门大吉”。
“目前我们幼儿园大班的53个孩子,没有一个去选择社会上培训机构的,大班孩子的流失率为零。”济南市槐荫区康城幼教集团康城园副园长薛丽说。
大改变:幼儿园与小学开启“双向奔赴”
去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其中强化了小幼协同,通过实施幼儿园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为儿童搭建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的阶梯,帮助儿童顺利实现幼小过渡。通过建立联合教研制度、完善共育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强化科学导向,形成良好教育生态,推动科学衔接、有效衔接。正因如此,目前济南市不少幼儿园都开展了幼小衔接的课程与内容,帮助家长厘清了对幼小衔接的概念。
“我心中的小学,有着高高的围栏,有大教室、有大操场,我们可以在大操场上升国旗、做操、玩游戏、一起自由的奔跑”“小学肯定每天都要写作业,还没有那么多玩具可以玩,但是小学有好多好多人,我想和他们一起玩游戏”……历城区钢城幼教集团奥东园韩坤表示,该幼儿园组织孩子们“画小学”,通过视频和照片走进小学“云参观”,并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和爸爸妈妈共同去寻找答案。
为切实解决幼小衔接重点问题,天桥幼教中心教育集团家、园、校签订“幼小衔接三方协议书”,并联合成立“1+N”互研工作室。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开展自理能力、良好习惯、“我心中的小学”幼小衔接等主题活动,为孩子带来幼小衔接体验,帮助教师、孩子了解小学课堂的形式、内容。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每天都要写作业,保护眼睛就尤为重要了。”历城区钢城幼儿园则通过视频讲解眼保健操的步骤,让孩子们掌握眼保健操的做法。
往年到了5月份,槐荫区锦绣城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会走进小学,在小学生的带领下,闻花香、画树叶、做游戏;孩子们还会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到了六一儿童节,小哥哥小姐姐们还会带着大班幼儿去参加小学的游艺活动,让幼儿全面体验小学的丰富课外生活……
记者了解到,目前像济南市天桥区行知幼儿园和官扎营小学、蒙润幼教集团和景山小学、七里山幼儿园与七里山小学、省实验幼儿园与育秀小学、历城区机关幼教集团珑城园与华山第二小学等,都建立了幼小协同合作机制,形成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奔赴”。(来源:济南时报)
编辑:王煜玲
审核: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