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人梯育桃李记洛南县文化馆工笔画培

意不尽网专访(张国强王菊玲)风雨送春归,瑞雪迎春到,又是一年雪花飞舞时。迎着洛州大地三九天的朔风,聆听着山城一步一步临近了年的味道,我们欢聚在一起,举行秦岭原乡·非遗过大年洛南县文化馆工笔画培训班学员习作汇报展,共同回忆参加洛南县文化馆工笔画培训班的欢乐时光。

在这期绘画培训班里,我们不仅收获了绘画知识,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理解了甘为人梯,学会了感恩!感谢文化馆为我们搭建的学习平台!感谢各位辅导老师!尤其感谢文化馆美术辅导老师张清玲,她自身作则,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引导着我们一步步向艺术的圣殿迈进。张清玲老师在长达两年的教学中,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克服各种困难,每个周末加班为我们上两节大课,风雨无阻,任劳任怨,悉心为我们传授工笔画知识。她那治学严谨的态度,一视同仁的作风,无不映衬着她的人格魅力,在润物细无声中丝丝缕缕,春风化雨。

一是立足零起步,强化学员基本功训练。

张老师立足大家从零起步,把练好扎实的工笔画线条基本功作为教学重点,同时选择宋画为设色基础知识训练内容。

工笔画重在应用线条的浓淡粗细和虚实变化来表现人物或花鸟的灵魂。上一期的几位老师教我们从最基本的线条入手学习,让我们练就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这一期,张清玲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工笔画设色的基础知识,她从颜料的冷色暖色、水色石色,色调的互补关系以及如何构图等方面给我们做了深入系统的辅导。

在教学中,张老师选择《宋画小品》作为本期教材。她通过《枇杷绣羽图》、《红芙蓉》等作品的设色示范教学,耐心细致地给学员们讲解作品设色和色彩关系基础知识;然后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设色练习。她不厌其烦地巡回指导。每个周五的下午七点,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张老师都会精心备课,提前赶到做充分准备,按时给我们认真授课。

记得有一个周五晚上,天冷得出奇。张老师坐在桌旁,为我们示范《红芙蓉》的设色步骤,两个多小时都未曾挪动一下。等到下课时,我们看到腰椎、颈椎都有毛病的张老师浑身僵硬,想站立起来都很困难了。后来听说她回到家里还是冷得不行,烧了热水泡脚,结果麻木的脚感知能力变迟钝,最后热水将脚都烫伤了。这件事让我们心疼难过了很久!这只是张老师给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从她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德艺双馨,什么是艺术家的人格魅力!

二是鉴赏名作与户外写生并重,提高学员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员的创新精神。

班上学员的绘画基础参差不齐,张老师根据各位学员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并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张老师搜集了很多工笔画名品给我们分析,辅导我们鉴赏。她鼓励大家,要充分尊重原创,但不能拘泥于原创,在不违背物象结构与设色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大胆创新。并带领我们进行户外写生活动,从实践中锻炼大家的观察能力、构图能力与创作能力。

张老师在工笔线描人物教学中,她从人物的发丝入手,从五官教起,详细讲解了如何用线条来表现人物的一颦一笑;最后再到衣纹、飘带……从局部分解到有机结合,使大家受益匪浅。工笔画设色需要用到两支笔,一只染色笔,一只水笔。张老师一手两支笔转换灵活,得心应手;染色一挥而就,浓淡适宜。学员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是因材施教,多层次设计教学目标,采取作业点评的方式,提高学员绘画水平。

每周的课堂,张老师先点评上周布置的作业,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员的习作;然后再讲解新的内容,肯定习作中设色好的部分,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同时指出习作中设色错误的部分,并亲手示范正确的设色方法,督促学员及时改进。这样一来,学员们的设色水平提高很快。

两年来,在张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学们的辛勤努力下,学员们的绘画水平有了长足长进。我们基本上掌握了工笔画的设色基础知识,并能参照彩图,分析出各种色调应如何调配。我们的进步,无不浸透着张老师的汗水,凝聚着她的心血。

今天,学员习作汇报展在文化馆东街分馆隆重举行,全体学员激动之情难于言表。既有取得小小成绩的窃喜,也有莫名其妙的失落,更多的则是对张老师的依依不舍!我们在追梦人生的征途上能与张老师相识相知,当面聆听绘画知识,接受张老师手把手的指导,真是今世有缘,三生有幸!

玉鼠踏歌辞旧岁,金牛昂首迎新春!站在年末岁首,对张清玲老师甘当人梯培育桃李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祝愿张老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让我们共同在文化强县的征途上继续努力吧!

编辑:意不尽网编辑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