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近两年来,有关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展开专项治理,严加规范整治。如今,绝大多数校外培训机构已纳入监管之中,存在突出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基本完成整改。
一场疫情,加速了校外培训机构业务向线上转移的进程。面对新形势,如何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果,进一步引导其规范办学,严防“线下减负、线上增负”卷土重来?记者采访了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培训机构规范治理是“连续剧”
北京海淀黄庄,曾是培训机构扎堆的地方。最兴盛时,黄庄地铁站米之内,至少有家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自年多部门开展联合治理专项行动以来,这里的很多违规培训机构被清理。
类似的情形发生在很多地方。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看来,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已初见成效。“梳理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政策导向,从把线下培训机构纳入规范有序轨道,到巩固治理成果、应对线上培训新情况,再到出台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对什么是超标超前内容有了刚性要求等。可以说,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政策一步一个脚印,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葛道凯说。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可以“鸣金收兵”。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副校长顾祥林在调研中发现,疫情使人们对在线教育的认知程度大大增加,对其接受度在逐步提高,线上教育的用户活跃度也将大大提升。
“培训机构规范治理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部不断解决新问题、回应社会关切的‘连续剧’。”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说,“面对新问题、新趋势,有关部门必须时刻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