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写生、特色剪纸、三角插折纸、球类训练……这是聊城市冠县第二实验小学每周开展兴趣小组课程的一景,也是冠县中小学探索高质量幸福教育的缩影。冠县第二实验小学始终以师生发展为中心,坚持五育并举,把“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师生成为幸福的人”变成落在实处的行动。
“幸福不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能力,更是对生活追求的目标体验。幸福需要被引导和教育,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传递幸福。打造和谐发展的校园是实现师生幸福的有效途径。”第二实验小学校长石西军说。自从年复建校以来,第二实验小学一直以“打造幸福校园、培养幸福师生”为理念,实施教育评价改革,对师生进行多元评价。学校开全开齐国家地方课程,根据学校“培养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的人”的育人目标,将文武少年的核心素养确定为“健康幸福、乐学善思、合群担责”,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和依据,确立了校本课程的七大类别,分别是育心课程、健体课程、艺术课程、实践课程、修身课程、红色课程,让学生全面、和谐、幸福发展。
多元育人奏响学生童年的幸福乐章
五年多来,学校初步形成了以传统文化为引领、以体育为带动的大健康育人理念,打造出层次分明的育人目标和明确精致的校园文化,探索出切合青少年教育成长发展的备课和课堂教育模式。学校的“培养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的学生”这一育人目标,越来越得到社会及广大家长同志的认可。
学校架设了多元育人的路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丰富学生童年的多彩积淀。学校全面推进大健康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校级运动会、不定期开展级部各类特色运动比赛;学校深化传统文化引领,振兴学生阅读工程,坚持学生每周一首诗词的背诵累积;夯实书法等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地,切实抓好阅读、写字、运动加艺术的核心素养提升;努力推行课堂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模式,让智慧课堂引领教学飞越;注意学生养成教育,继续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监督岗、环保小卫士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孩子们的在活动中培养习惯、提升素养、接受教育;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开展多类别兴趣小组课程,加强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劳动技能的提高。为此,学校已经购买了农业及其他生产劳动工具,开垦出种植园,使劳动教育扎扎实实,不走过场。
五年级三班的申小丫同学说:“我喜欢我的学校,因为它让我成长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我每天都去学校的图书漂流站和班级图书角阅读,每天都在学校操场上奔跑运动,我觉得在学校的每一天都特别充实。感谢这个有温度的校园让我学会了担当、学会了感恩。”
五年来,学校初步探索和打造了习惯养成教育、体育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情感教育的“四位一体”的特色教育格局,为学生幸福指数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夯实了人生的基础。
多元发展,唤醒教师成长的事业渴望
教师幸福才能引领学生幸福。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事业热情和集体凝聚力,冠县第二实验小学一直为教师们打造和谐温馨、幸福安康的校园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各项工作中都充满了人文关怀。
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各类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落实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学校制度汇编里,凡是涉及有关教师的制度、考核、评价、激励等条文,都是经过充分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后,才制定和修订的。学校深知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才能激发教师的内驱力。
学校注重搭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平台。针对年轻教师多、对工作充满了热情但经验相对较少的特点,学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帮助教师专业成长。每年学校都会安排近百人外出培训学习,学习的领域包括课堂教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课题研究等多个方面。同时学校在校内也提供了多个平台助推教师成长。首先每周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引领教师成长,让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导航;学校还鼓励每位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收获写成教育随笔,学校会择优整理成册或向刊物推荐发表,使他们体验到,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不只是来自课堂,一篇文章发表、一个课题立项、一本专著出版,都会带来很高的情感体验;学校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积极引导教师从教育实践中找课题,让有经验的教师研究国家级、省级课题,让一般经验的教师研究市县级课题,让经验较少的教师研究学校的课题,达到了“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课题”的学术研究氛围。广大教师在忙碌中、在思考中,享受到了教育的充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学校年轻教师较多,平均年龄大概在30岁,年轻的女教师面临着孕期、哺乳期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对于怀孕和哺乳期的教师,学校在安全值班、楼梯口值班、校外值班、卫生大扫除等都不会安排她们,让她们通过点滴小事体会到学校家庭的温暖,更让这些老师欣慰的是学校在校舍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建起了“妈咪屋”,里面放置了两张单人床、沙发、茶几、冰箱、微波炉、儿童玩具等,这样就方便了孕期和哺乳期的老师们在学校能有个休息的空间,家里条件允许的老师也可以让家人把哺乳期的孩子带到学校,给她们在哺乳期提供一个私密的个人空间,在妈咪屋让妈妈和宝宝有了短暂的陪伴时光。学校有了“妈咪屋”后,很多教师“妈妈”们经常齐聚于此,一起交流育婴心得,放松了心情。三年级五班的任立静老师说:“我家孩子现在3岁5个月了,学校的妈咪屋为我提供了很多方便,避免了我上班喂奶的来回奔波。而且学校对待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教师都特别关照,尽量减轻工作量,这让我感受到满满的关爱。”
为充实教师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工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师生活和学习活动。学校设立了职工健身房、舞蹈房、阅览室、图书室、、通过书法、朗诵等活动提高老师的修养。学校鼓励教师参与到运动会、鼓励教师利用学生课间操锻炼身体。为了老师的身体健康和压力缓解,学校还聘请了县里知名瑜伽教练马平老师每周二下午三点到三点五十在舞蹈教室或者风雨操场指导没课的老师进行瑜伽练习,短短五十分钟的时间,不仅锻炼了身体,增进了交流,而且愉悦身心缓解了压力。每年的三八妇女节和元旦等节日,学校都精心组织联欢会,老师们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相聚一堂,在工作之余放松了心情、展现了自我,为我们学校构建和谐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百善孝为先”,为了弘扬社会美德,倡导社会新风,把身边的榜样化作一种力量,凝固下来,传递出去,学校每年都举行“孝德好教师”的评选活动。把年近90的爷爷请来,让他为当老师的孙子颁奖;把婆婆妈请来,让她给当老师的儿媳颁奖……共建五好家庭,共创和谐社会!90后的英语老师夏慧停说:“一份守护就是一份温暖,一份感恩就是一份力量。看到之前刘东超老师90岁的爷爷来为他颁发‘孝德好教师’的奖状,我深受感动和鼓舞。我也试着把‘孝亲敬老、仁爱礼善’融入到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在年时候也得到大家认可,被评为‘孝德好老师’。学校这个幸福的大家庭教会了我理解和感受别人,教会了我如何创造幸福!”
第二实验小学的校长石西军说:“学校要努力培养学生成长为一名有责任心和担当意识的人,从中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幸福。为此,学校应当引导教师从学生的成长中体验育人成功的幸福,应当引导教师从教学研究中感受思考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幸福,应当引导教师在个人的发展中享受做事的快乐和自我革新的幸福!”
幸福教育是师生发挥主体创造性的教育。自建校到现在五年多以来,冠县第二实验小学始终坚持以“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幸福成长”为教育前提,以“立德树人、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围绕“成才成长、幸福活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校园文化。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在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实验小学一定会让每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位老师感受到工作的幸福,让幸福之花开遍整个校园!
(大众日报记者王原通讯员申洪举代洪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