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实验中学暑期新课标培训活动九科

孩子白癜风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4535766.html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深入理解和把握新课标的新理念、新要求、新变化,帮助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一体化思考,切实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新课程实施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教研室主任王继敏的工作安排,年8月18日--8月21日分学科进行了“双新、双减背景下课程标准一体化解读及实施”培训活动。

数学学科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曹一鸣教授主讲。曹教授指出,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一是完善数学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明确核心素养及其阶段性表现;二是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并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三是新增学业质量标准,刻画学生学习表现,综合考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

历史学科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郑林教授主讲。郑教授主讲的题目是《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基于历史课程标准》。首先,郑教授指出了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联系和区别,强调二者在核心素养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层次不同;其次,郑教授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指出了初中和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的区别和联系,强调二者内容基本一致,都是通史形式,到初中历史多出了某些主题,内容更加宽泛;最后,郑教授指出新课标要求下初中历史课程增加的一个板块: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并举出了若干示例。

化学组全体成员参加了由北师大王磊教授主讲的新课程标准的培训,王教授分析了新课标变化的原因,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反映了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体现化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明确学习主题,凝练大概念,反映核心素养在各学习主题下的特质化内容要求。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认识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设置五个学习主题,其中“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侧重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反映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凸显育人价值,对今后的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英语学科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主讲。王蔷教授从四个方面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解读:一、英语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二、英语新课标的全景育人蓝图。三、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四、英语新课标的主要变化与突破。王蔷教授的讲解使我们英语教师对新课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知。但是,对于新课标的“新增部分”和“变化部分”,还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进一步做出新旧对比和要点梳理,结合讲座内容去思考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把握新课标的亮点,找准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物理学科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李春密教授主讲。李春密教授从修订情况、主要变化、关键内容解析、课标学习建议四方面详细分析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并建议注重增强教师以课程标准指导教学的意识;注重体现课程育人的思想;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思政学科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教授主讲。思政教师既需要一体化的大格局,也需要知道自己所在学段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既要有守成的思维,也要有创新的思维,在课程中实现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既不能“坐等变化”,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我们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去落实。

生物组全体教师参加了由北师大王健教授主讲的新课程标准的培训,王教授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提出了新课标的改动的具体内容。通过学习,老师们体会到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课程三维目标,但做了许多的修改。在“科学探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主题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增加了部分具体内容,在“生物多样性”主题中增加了具体的动植物的特征,内容比较广泛,学生学习后对地球上的生物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给老师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地理组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主讲,主题是《地理学科目标与学科素养的来龙去脉和发展》,主要从三部分进行: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高中、初中核心素养的比较;高中、初中学业质量水平。王教授在讲解每一部分时,都结合教材设计,把地理教材的编排与课程标准联系了起来,给我们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把义务教育地理教学目标渗透给我们。

语文学科新课标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吴欣歆教授主讲。吴教授指出,此次课程标准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修订,突出强化了构建核心素养型的课程目标,着力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在课程结构内容方面,吴教授通过“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对一线教师进行指导,指出落实“真实的学习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是实现这一概念的重要方式。同时,吴教授强调各学习任务群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交叉、渗透的,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此次培训为我们在一线教学中如何读懂课标并在实践中如何用好课标指明了方向。

教师们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用心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将培训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汇创新。相信通过本次暑期新课标培训,每位老师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带着所学、所感和所悟,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辛勤耕耘,砥砺前行!

供稿:教务处

撰稿:郭菲

主审:王继敏

终审:魏静林

校对:刘晓晨王志濮朱晓丹

组稿:马培玉周珂刘社峰纪威王学康郭松达胡长川王晨韩培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