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分割财产,一万元的汽车,五十元就卖了。为了报复,低价出售夫妻共有财产,为了对方分得的少,宁愿搭上自己的利益,这样值得吗?
除了这种两败俱伤的方式,还有其他方法吗?答案就在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这本书畅销0多年,销量超过万册,被称为改变人命运的奇书。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出了“七个高效习惯”,今天跟大家分享第四个习惯,双赢思维。
1.什么是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就是要双方都获得价值。我要赢,你也要赢。
人际交往有四个模式:
第一种:利人利己(双赢),双方有福同享,皆大欢喜,拥有双赢思维的人温和而勇敢,体贴而自信,所有人都愿意接受双赢决定,完成计划。生活不止是分蛋糕,也可以是合作做大蛋糕,这样每个人分得的蛋糕都变大了。
第二种:损人利己(赢/输),比赛会有输赢排名,竞争激烈和信任薄弱的环境里,耍手段、施压力,迫使对方就范。为了自己赢,漠视对方的利益,让对方输。
第三种:舍己为人(输/赢),像个懂事的小孩,没有自己的标准,取悦他人,满足他人的希望。拥有舍己为人思维的人根据别人的标准给自己定位,压抑自己的感受和信念,屈从于别人的意志。
第四种:两败俱伤(输/输),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就像开头的案例,为了损害别人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最后一定是两败俱伤。
哪种方式好呢?长期来看,双赢是最优的,无法达成双赢,退而求其次,可以好聚好散,买卖不成,仁义尚在,来日方长,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
电影《美丽心灵》中纳什在舞会上受金发美女启发,领悟到纳什均衡理论,这就是一种共赢思维。如果大家都去找金发美女献殷勤,都会被拒绝;如果放弃金发美女,去约其他女孩,大家都可以获得女伴。
双赢思维,说起来简单,执行却很有难度。纳什的朋友,就怀疑他是为了自己约金发美女。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这样的怀疑。
双赢思维,是艰难的思维转换,为达到双赢,需要有双赢品德、双赢关系、双赢体系。
双赢品德:真正以双赢为自己的目标。表达自己的情感、信念,同时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敢于争取自己的利益,同时为他人争取利益。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世界如同一块大蛋糕,更多的人参与,蛋糕越做越大的,可以够更多的人食用。
双赢关系:彼此信任、坦诚相待的关系,除去那些分散精力的消极因素,从而为实现双赢创造出有利于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合作氛围。
双赢体系:双赢必须有相应体系支撑,包括培训、信息共享、合理薪酬等,你鼓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你想要实现双赢的目标,就不能鼓励损人利己,应该建立配套的双赢体系。
2.如何做到双赢
首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理解对方的想法、需要和顾虑。担心蛋糕不够分的人,一定是饥饿的人,或者曾经饥饿的人。理解他的饥饿感。
其次,认清主要问题和顾虑。找到阻碍蛋糕做大、影响合作的问题。
再次,确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找到可以赢的点。共同做大蛋糕。
最后,找到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路径。满足对方的需要,消除对方的顾虑,实现双赢。
.小结
生活是一场无限游戏,不是一场赛跑,不必在意一时得失,修炼双赢思维,建立双赢关系,我要赢,你也要赢,我们一起赢。
回到开头的案例,离婚对男方、女方都是伤害,冷静对待,理性处理财产,对方分得的多了,自己分得的也多了,实现双赢,不是更好吗?
巨人的肩膀,我们的阶梯,共读一本好书,共上一层台阶。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