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走到哪条街,都能见到校外培训培训机构耀眼的招牌;一到周末假期,校门口穿梭着校外培训机构的宣传人员分发传单广告。其他行业呈现颓势,培训补课行业欣欣向荣,随便开一家似乎都能运转得风生水起。
补课行业为什么能这么蒸蒸日上?校外辅导机构是闭口不谈,今天我和大家唠嗑一下这个事。
一、市场的需要
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分配极不平衡,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无奈僧多粥少,家长们只能各显神通补足入名校需要的各项相关条件,成绩当然是第一位的,于是补课成为首选,希望孩子在在十二年的学习长跑中能处于领先地位。
一些名校除了学区要求外,为了学校本身的名声,也招收一批不讲学区的优秀学生,现在不得进行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考试,那怎么招生?看学生的各类学科竞赛奖状、看学生在某一学段的三好证书。这些奖状证书的获得往往需要超出一般学习的要求,而正常的学校是不进行这一类的教学的,只能到校外辅导机构中学习。
正常的学科学习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补课,外加竞赛性的辅导趋之若鹜,校外培训机构怎能不红火?
二、质量取胜
校外培训机构补课当然要奔着质量去。各大培训机构自然不遗余力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宣传自己的教学成果,才能在林林总总的培训机构中分得更大的蛋糕。
但培训机构的质量只听见宣传,很少有具体的数据和实例,也没人没权威机构用一定的考核标准考核,只听到培训机构的宣传人员的游说和一些家长夸大其词的说法。与之相反的是,正常学校的教学质量却是板上的钉子,历历在目!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考核,有学生考试成绩的呈现。俗话说,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一旦学校哪一年成绩不好,弄得路人皆知。于是学生们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都归咎到学校教学不力,纷纷走向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质量高低无法正确衡量,学生成绩好了,就是培训的功劳;差了,就是学校教育不行。培训机构里外是人,学校里外不是人。
培训机构为了提高学生即时考试的分数,那可是动足了脑筋花费了心思。随时随地和学校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专注学校下一阶段可能会考什么。平时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前,更是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弄到有关试卷或者部分题目,逐渐渗透在考前的辅导中。一旦考试,哇塞!命中率是百分之百。
这就是培训机构的质量!
三、生源第一
培训机构生存法则第一是生源。生源哪里来?当然是在校生。为了争夺生源,培训机构可以说是使出浑身解数争夺生源,其间黑幕龌龊比比皆是。
广而告之那是明的,拉生效果不言而喻;暗中使劲才是真正的套路。培训机构一方面和学校有关领导眉来眼去,得到默许;另一方面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暗定协议,班里来一个学生分成多少(大家都知道,在职教师补课可是触犯了师德红线)。在职教师在班上有意无意地加大宣传力度;更有甚者,假期作业的布置直接和培训机构无缝对接。试想,哪个家长不去培训机构补课?试想,哪个老师不愿意这么做,轻松获得收益?培训机构生源何愁没有?
四、名师领衔
各位家长也许看到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某某学科有多少多少名师领衔上课,至少是大市学科带头人,甚或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中考高考命题库成员,等等。家长们受此蛊惑,纷纷报名。
退一步静想一下,这是真的吗?国家规定,在职教师不得在培训机构兼职,有称号的名师更是有更为严格的规定,有哪个名师愿意冒那个被开除的风险?
所谓的名师领衔实质是一个噱头,即使真有名师也是已经退休的名师,早已经多年远离一线教学。
有些培训机构为了证实名师领衔的真实性,会搞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家长报名。比如,请一些真正的一线学科名师给学生做几个讲座,目的是吸引学生家长。而那些活动名义上都称为公益讲座不收费,名师来讲座表面上也是免费的(实质不是),当然名师参与公益讲座肯定是不违规的。名师最后赚到了讲座费,机构赢得了大量学生的青睐,皆大欢喜。
这就是名师领衔的本质!
各股势力合力拾柴,把补课这簇火越烧越旺,已红遍整个教育界。
是幸,还是不幸?自己判断吧。你说,培训机构会自揭内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