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一号线东单站配备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摄影:封面新闻见习记者刘思圆
封面新闻记者柳青见习记者刘思圆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宣布,北京市已启动轨道交通车站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工作。
针对AED相关使用问题,10月29日,封面新闻记者联系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该中心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个人取得救护证,需参加两天课程培训,考核合格,一个月后能拿到证书。证书到期前参加一天复训课程,考核之后可以办一个新证。”这名工作人员同时介绍,“目前个人培训因为该中心装修没有课程安排,大概一个月后可打电话报名咨询。”
AED可以自动分析心脏骤停患者的心律,可在需要除颤时自动充电,并指导施救者按下电击键给予患者电击,因此被称为“救命神器”。国家心血管中心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因此,让AED成为像灭火器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同时推广急救培训的呼声在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