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梁建伟本报通讯员陈宏程
改变一所学校的未来,甚至是教育的未来,显然不是把学校硬件改造一遍就够的,更重要的是师资,没有好的老师,怎么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这项教育改革显然是从外到内都有着很明确的计划。
学校目前有22名老师,平均年龄达到了44.7岁。“在这次教育改革中,学校所有的老师都不变,是原班人马进行探索,这就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富文乡中心小学校长姜蔚颖说,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6个班全部包班制,两个老师包一个班,以前老师只上一门课,现在包班的老师一人上两门课。
如何让原来的22位老师扛起这份改革的重任?钱报记者采访发现,半年时间,老师不停在培训。
教语文的还要教英语
老师的工作能转变吗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这项教育改革,牵动着学校每一个人的情绪。
姜蔚颖校长的嗓子有些沙哑,她说这些天她说了太多的话,不仅是面对学校的老师,还有家长和学生。她告诉记者,学生将会在11月搬入这所改造一新童话般的学校,每个人都格外自豪。
学校的老师,除了自豪外还有深深的紧迫感。姜校长说,从4月份开始,老师们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培训,“他们都有一种必须要跨越式提升的紧迫感。”
学校一位有28年教龄的老师透露,他是学校的语文老师,现在还要负责英语教学,“我只能拼命学习,但困难很大,即使我再努力也无法具备一个专业英语老师的素养。”
“这些困难刚开始肯定存在,需要我们一起去克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需要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姜蔚颖说,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帮助下,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和长江实验小学组织老师研发了个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资源,富文小学还派出老师到崇文实验学校跟岗一年,熟悉了包班教学。“还有美国老师会通过互联网给我们的学生上课,每周都会有这样的一节越洋授课。”这样的外教课也是通过公益的形式获得的。
前期学校老师的顾虑比较大,不知道该怎么做,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后,现在有90%的做好了准备,并投入到这项为期5年的教育改革中。
姜蔚颖是年8月从镇上支教过来的,年学校被确定为试点校,“我原本打算支教3年后回去,现在作为教育改革的样板校了,我就留了下来。”签订委托管理后,她的权力变大了很多,“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决定不参加县内所有的联考。”这并不是不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不把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唯一指标。
“我们会研究更有效的考试办法,比如对学生进行能力测试,包含了纸笔测试。”姜蔚颖说,学校希望给与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比如每天1小时的自主阅读,1小时的自主游戏,1小时的自由运动。
当然,她肩上肯定有目标和任务,也就是她在5年内的考核指标,一共有三点:5年后生源回流,增加10%。姜校长说,她来到富文小学的这几年里,生源是逐年下降的,从人降到了今年的人;确定乡村学校培养孩子的三个能力,学习能力、情绪管控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这三个能力会事先采用北师大研究的测试工具进行一个前测,然后通过前后测试的科学指标来进行评价;
这所学校要被打造成乡村未来学校的模板。
乡村教育3.0版
教学生“为生活做准备”
在富文乡中心小学的改造过程中,有一个人一直在忙前跑后的,这个人就是蒋莉。
说起蒋莉,杭州教育界的人都很熟悉,从胜利小学、崇文实验学校校长,到杭州上城区交友局长,再到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每一步都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