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红十字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人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5月31日,成都市红十字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成都市红十字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成都市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并选举产生成都市红十字会第九届理事会、监事会。

[过去成就]

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会上,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超儒作了《成都市红十字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他表示,市红十字会八届理事会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全市红十字系统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具体而言,全市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围绕韧性城市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市县两级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对26个应急救援工作预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常态化开展应急救援、自救互救演练活动余场。探索推动民间救援队向规范化方向发展,重点帮助解决队伍培训场地、经费等问题,加强都江堰市红十字岷江救援队等5支应急救援队建设。先后参与“4·20”芦山地震、“7·8”成都洪灾、“8·8”九寨沟地震、“8·20”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市民救护能力提升明显。严格和规范师资队伍、培训模式、培训场地、社会评价四大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全市持证救护员累计25万余人,约占全市常住人口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近三年,参加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的市民累计63万人,约占常住人口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试点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在全市试点建成集“救护培训、安全体验、人道传播”等功能为一体的现场体验式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安全体验教室9个,先后有10余个省、市红十字会赴蓉考察学习。

“三献”工作取得较大突破。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逐年稳步增长。累计总登记人数达5.4万人,居全省第一,年较年同比增长43%。协助开展造血干细胞高分辨采集等工作,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67例,占全省22.3%。

[未来五年]

建成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红十字会治理体系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是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的起步之年。这次大会系统谋划和部署了全市红十字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与实施路径,《成都市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将推动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提升救援能力、高质量开展救护培训、高水平提升救助实力、高质量推进生命关爱、高质量建设组织体系。

未来五年,是全市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陈超儒表示,全市红十字系统要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实践路径,通过实施体制机制建设行动计划、专业能力建设行动计划、基层组织建设行动计划、人道文化弘扬行动计划、回访制度建设行动计划这“五大行动计划”的大力实施,奋力推动成都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要构建专业救援和业余救援互补、市县两级红十字会一体化、成德眉资同城化联动的应急救援机制,提升应急响应能力。打造“救”在身边品牌,实现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品牌化。建成透明、高效、规范的社会捐赠服务体系;募集款物总额2亿元以上;高质量实施5个以上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人道服务品牌项目。完善县级红十字会管理体制。镇(街道)红十字人道服务工作覆盖率%。在有条件的社区(村)建立一批红十字示范阵地。市属高校全面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培育一批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示范阵地。探索建立红十字志愿者协会。依托学校、社区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全市会员新增2万人,注册志愿者新增1万人。各区(市)县建立县级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不少于3支。

陈超儒表示,全市红十字系统将持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建设“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板为目的,大力实施“五大行动计划”,推动全市红十字事业再上新台阶,为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出更大贡献。“希望通过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到年,建成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服务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红十字会治理体系。实现镇(街道)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全覆盖;应急救护知识社区和中小学全覆盖;救灾救护救助能力显著提升。”陈超儒说。

将红十字系统在群众工作上的优势形成城市长远发展的持久竞争力

“从发展大局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道服务的需求和方式也势必会发生转变。”谈及如何看待新发展格局下,红十字会的定位和方向,青羊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会长冷继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红十字会需探索完善高效、透明、规范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红十字会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发挥着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以‘三救’‘三献’等红十字会核心业务,为改善民生和捍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人的尊严不懈努力,切实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所以说红十字事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红字事业的好坏,与城市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与我们每位公民息息相关。”在冷继华看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这一创新实践,为成都红十字系统明确了方向。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成都市红十字会五大行动计划。”未来五年,成都将按照《成都市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实施五大行动计划,他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完善红十字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激发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和热情,以红十字系统在群众工作上的优势融入城市长远发展的持久竞争优势,让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和高效完善的社会治理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

五大行动计划将以上率下推动红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成都市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提出要实施五大行动计划,这是站在全市高度着力解决制约区(市)县红会发展突出问题的行动纲领。”提及大会上审议通过的《成都市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年)》时,金牛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乐斌向记者谈到,规划把规范建设两级红会纳入其中,夯实区(市)县红十字会工作基础,对全市红十字事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将以上率下推动红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乐斌看来,目前,城市社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薄弱,居民对于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需求较为迫切。“五大行动计划在探索建立基层红十字会运行机制,广泛传播红十字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共享友善和美等方面,将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就如何落实五大行动计划,乐斌表示,将建好红十字阵地(人道服务站、红十字仓库、应急培训室等),培养基层红十字会及志愿者队伍的红十字业务能力,将红十字人道救助、急救培训、防灾避险演练等业务注入社区,推动红十字人道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住宅小区红十字会服务网点全覆盖。

通过营造红十字公益场景

形成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

“成都今年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从行、住、商等多维度深入谋划、细致考量,这为红十字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成华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红十字会将依托十大工程,着力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聚焦市民生命安全,提升市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她看来,公益爱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干好汇聚社会爱心的红十字事业,将对提升城市人情温暖、增强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并将助推城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则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经历从认识到认同的过程,最后由群众心口相传将红十字事业根植于基层。”

如何实现从认识到认同?刘燕认为,通过打造红十字人道场景是比较好的途径。“场景营造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也是提升群众参与认同度的重要手段。”她告诉记者,近5年来,在成都市红十字会的正确指导下,成华区打造了以省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主体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场景,主要传播生命健康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打造了以“友善公益·成就繁华”公益联盟为主体的公益合作场景,联合各方力量实施针对退役军人、青少年、丹巴县困难群众等群体的公益项目,还打造了志愿者之家场景、智慧红会场景,各项工作走到了全省前列,参与成华红十字事业的群众人数增幅超%,认同度显著提升。“通过营造各项公益场景,更多群众参与到了红十字事业中来,形成了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刘燕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缪梦羽编辑田莉校对蔺虹豆

本文来源:成都日报锦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