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号下午到3号上午,庐阳区初中历史第十届课堂教学评比在四十五中森林城校区进行。合肥市历史教研员靳玉仓老师、合肥市初中历史教师培训基地负责人吴宝明校长、区历史教研员刘玉迪老师及合肥市四十五中学张勇祥主任为专家评委,区各校老师积极参与听课学习。
2号下午四位老师的赛课题目是八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号老师以荣氏企业发展历程为脉络,以小见大,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征。把全课整合为三个部分:夹缝中前进,多元中发展,挑战中复兴。2号老师以南通博物馆为导入,以张謇的生平为线索,探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3号老师以作揖礼为导入,吸引了学生和老师们的注意,从老照片里看新生活,了解一百多年前的社会变化。从欧风美雨的洗礼讲到“风雨”中的抉择,以张謇大生纱厂的实践为例了解当时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并感受民族企业家们的信念,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4号老师以“一个人,一座城”的视频为导入,通过张謇大生纱厂的兴衰为线索,了解近代实业的浮与沉、通过近代上海的老照片来了解近代风俗的陈与新、通过张謇等民族企业家的情感精神来了解近代企业家的求与索。最后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为实业家写颁奖词,下午的课程圆满结束。课后,吴校长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肯定了几位老师对教材的整合处理,设计清晰,主题紧扣,且传递了正能量,也对所有老师提出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议,如联系生活,史料的呈现,创新作业等。
3号上午,四位参赛老师同课异构八上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5号老师以《觉醒年代》视频导入,按照课本顺序依次讲解,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6号老师联系最近的时政热点“双减”政策,导入到一百多年前的一场教育改革,贴近学生的生活。课程中,大量运用史料,提现历史学科的特色,也培养了学生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7号老师以20世纪一群人的呐喊为导入,将全课整合为三部分:新教润桃李—教学的发展;传播启明智—出版业的发展;笔墨写春秋—文学艺术的成就。最后,以21世纪的一群人呐喊首尾呼应,升华情感。8号老师用北大校长为导入,联系到安徽名人孙家鼐,引起学生好奇。首先以导学案为依托,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然后重点讲解了《申报》、商务印书馆、《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感受到了当时人们爱国之情。
最后,靳玉仓老师做总结点评,靳老师首先对参赛选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历史学科比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并对教师成长给予了一定的建议:立其向;蓄其力;立其本,参与老师受益匪浅。
撰稿人:赵桂玲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