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于松梅教授为数十名老师和孤独症儿童家长奉献了“对孤独症谱系儿童友好的最佳实践-TEACCH方案”的专业培训。这是“中央财政支持大连市乾爱孤独症儿童社区康复服务示范项目”的第七场专家讲座。于松梅教授是教育领域的资深人士,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为引进、应用和发展PEP-3评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什么是最佳实践呢?于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由“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在年基于实证研究对常见的干预方法进行的分类。成熟的方法有14种,包括行为干预、PRT、程序表等;尚在论证中的方法18种,包括AAC,DRI,PECS,结构化教学等;不成熟的方法有13种,包括动物辅助疗法,听觉统合训练,地板时光等。于教授在肯定了这项研究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的不足,比如时间太久,缺少医学研究,仅包含英文文献,过于注重量化指标等。于教授多次提醒大家:每个谱系的儿童都是不一样的,家长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思维,一方面学习和认同专业领域内公认的理念和做法,另一方面积累属于个人的经验,不断的追求“最佳实践”。
接下来的课程中,于教授用清晰的框架解释了TEACCH方案的核心,即如何理解ASD(孤独症的文化特征)?如何教ASD(结构化教学法)?教ASD什么(C-PEP)?
首先,于教授详细讲解了ASD的文化特征,包括对可预见性的强烈需求、碎片化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