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凯洛格咨询总监曹莹轻舟已过,行则将至

白癜风患者QQ群 http://cgia.cn/news/chuangyi/1669841.html

在走上职业道路的那一刻,曹莹便心知肚明,自己与“咨询行业”要携手走过很长的路。

曹莹女士拥有十余年咨询培训行业市场营销、销售管理经验,历任凯洛格区域销售总监、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金融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等职务,现任凯洛格咨询集团咨询总监、组织咨询与领导力发展专家。

从大学校招时的匆匆一瞥,到分公司业务的经营掌舵者,直至如今成功实现专业转身,成为凯洛格组织与人才咨询的资深专家——曹莹回首这一路,将自己的职业成长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有过初带团队的迷茫,有过成就客户的欣喜,有过肩扛业绩的压力,有过磨练自我的满足……千般起伏的心路历程中,亘久不变的是追求专业的坚定初心。

轻舟已过,行则将至。在加入凯洛格的十余年后,曹莹有底气交出一份满意的职业答卷。今天,我们邀请到她本人,与我们分享职业生涯中的精彩瞬间。

曹莹

凯洛格咨询集团咨询总监

组织咨询与领导力发展专家

曹莹女士拥有15年管理咨询、培训行业经验,有着丰富的组织发展、企业人才管理咨询、人才梯队建设、核心人才领导力发展、企业大学规划及培训体系搭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曾带领团队为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世界强企业提供组织与人才管理体系咨询,人才发展落地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Q1

您最初是如何与凯洛格结缘的?

哈哈这个说起来似乎有点暴露年龄了,我大三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未来感到有些迷茫的阶段,机缘巧合下,去听了一场凯洛格在武大的校园宣讲,刚好是由凯洛格的王成总亲自演讲。当时对这家公司并不了解,听完宣讲会,还顺便做了面试题,总体就觉得这个公司国际范儿、专业范儿十足,面试题目跟国际顶级咨询公司一样(难,哈哈),这是凯洛格给我的第一个印象,一个很高端的企业品牌形象。

毕业之后,我对咨询行业的热情算是非常大的,因为我觉得在这个行业里,年轻人能够见多识广,成长和历练的速度会比在其他行业更快。

于是第一份工作我就选择了咨询行业,在毕业后没多久,看到了凯洛格的招聘信息,顿时反应过来这就是我大学时在宣讲会上听过的那家公司,了解到凯洛格在行业内有不错的知名度,于是非常向往地投了简历。

天时地利人和,年,在上海分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我很顺利地加入了凯洛格,以培训顾问的身份,在这个初创团队,有幸与当时十来位高学历、高素质且非常友好的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书写凯洛格在上海滩的发展轨迹。

Q2

回顾您的几次职业转型,

每次都是如何考虑的呢?

在刚加入凯洛格的五年时间里,我从培训顾问到项目经理,再到销售总监,在我看来其实算不上转型,因为无外乎还是在专注业务的岗位上。直到年,我成为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这一次从单一条线到跨职能综合管理的转型,我觉得算是比较大的变化。

这是踏出舒适区的变化。作为上海分总,我肩负起了一个独立的经营单元:从单一的销售管理,转变成了跨职能管理,既要管理销售团队,负责市场拓展,也要管理运营和交付团队,还要去管理职能团队(人力、财务、市场)。所以感到挑战很大,我需要认识到每个部门的价值并发挥其作用,平衡好不同部门的利益诉求,并追求公司整体业绩的最大化,这要求我有更全面的商业及管理思维。

年,我从分总转型到咨询总监,本质是从管理到专业的一个转型。同样面对客户,我的角色不再是一位来自合作伙伴方的经营负责人,过去我做的更多的与客户有关的工作是通过整合专家资源的方式去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现在要求我自己就是那专家之一,以自己在具体领域(组织与人才发展)的多年知识及经验积累,去成为客户的“外脑”,基于客户的核心需求,为他们提供真知灼见,直接给出能够帮助其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对于这个全新的挑战,我感到十分兴奋。

发生这次转型的契机,其实是我想回归当初加入咨询行业的初心——践行专业主义。其实入行以来我内心一直有一种专家情结,只是以前我不敢正视。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咨询顾问的职业崇高而神圣,在自己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积累之前难堪这“为人师”的重任;另一方面,内心多多少少有些不够自信,也没有坚持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思考人生规划。正好在年,王成总跟我也有一次深度的谈话,我们谈到专业主义这个话题,他也正好有将咨询业务重新壮大的决心,于是我就响应他的号召,果断表达了自己想要尝试和挑战的意愿,开启了从管理到专业的转型。

Q3

在转型的过程中

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高光时刻吗?

认识我的朋友可能会说,你之前带着上海团队取得优秀的年度经营成果,这应该是你认为值得自豪的一件事吧。在我自己看来,那是各种内外原因综合下的结果,当然是值得为之高兴的事,但并不是我内心满足感或成就感的真正来源。

真正的骄傲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客户的认可,一个是团队成员的彼此认同。

首先,讲讲客户的认可。从初闯上海滩到服务行业头部客户,客户成功一直是我的动力来源。

年我们开始进入上海滩,在上海本地市场客户中的知名度并不高。作为一个新品牌,一个十人的初创团队,要去跟上海本地那几家行业灯塔客户合作,就像打攻坚战,从0到1去突破,是非常有压力的。我们在面对客户的时候,心情也会比较忐忑,客户可能也会在言辞间透露出内心的担忧或顾虑:你们的团队这么年轻,有没有足够的资历与能力提供专业的服务?

说实话,当时部分客户提出的需求,在业内都是属于“高难度”的,其实并没有什么成功范例可以借鉴。我们本着“敢为人先”的信念,去挑战非同质化的项目,与客户共同探索人才发展的新路径与新范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为客户打造了不少精品项目,逐渐获得他们的好感和认可,他们就越来越放心把更多的项目交给我们来做。于是我们慢慢地把市场打开了。其中有几家客户,在首次携手后又连续合作五六年,甚至长达十年。

这些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就是客户成功,它是公司新的增长引擎,给上海凯洛格分公司建立了一定的知名度,这是能够让我感到骄傲的事。

另一个的高光时刻就来自团队成员的彼此认同。这是我们共同承压的强心针。

年最初接手上海分公司时,我其实也会有一些紧张。除了销售队伍,我们还有学发顾问、项目运营团队,包括市场、HR、财务这些偏职能属性的部门。他们会觉得,你是销售出身的总经理,你会不会一味地在所有事情上都偏袒销售,而不照顾其他职能部门。可能大家也会带着一种不够信任的心态,想看看你会怎么干,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平衡好这些关系。所以除了来自内部团队的信任挑战,外部同行的目光也为我加上了一层经营压力。大家都在盯着你:你和你的团队究竟能不能干成事儿?

于是我开始潜心团队建设。一方面,我花很多时间去了解不熟悉的部门、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了解他们的诉求以及如何看待公司发展。实际上,我是在传达一种信号:每一个人、每个部门对公司都有独特的价值贡献,是不可替代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感受到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围绕核心班子成员去开展真正意义上的团建工作。我们会定期开展核心团队工作坊,这是让大家敞开心扉、彼此看见、重新了解对方的契机,“基于脆弱性的信任”能让团队协作更顺畅且更有凝聚力,让大家被深深地看见,特别是从前忽略的那些盲区。只有彼此看见了,我们才会明白对方遇到问题为什么会采取这种做法、选择这种沟通方式。同时,我也倡导核心团队能够对优秀员工的高光时刻有更多的宣传,为每个人的成长奉上真诚的赞许与鼓励。

经过一两年努力之后,我觉得那时候的上海团队可以用兵强马壮来形容。当时有一批非常优秀的销售队伍和学发顾问队伍,有非常合理的人才梯队的结构,大家的人心很齐,团队也很团结。

尽管后来有一些同事陆续离开,我也很欣慰地看到他们去追求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我们很多小伙伴现在都成功转型甲方,扎根企业的组织人才发展,比如有去蚂蚁金服、叮咚买菜、晶科能源、东方航空、链家等行业头部公司的,后来也和凯洛格保持着交流与合作。所以尽管有人离开,但大家都带着一种很强的认同感,无论大家去到哪个企业,以什么样的身份,作为一个曾经的凯洛格人,说起来都会有一种很强的亲切感。我觉得在我带领的团队中,能培养出来这么多优秀的同事,我也为他们感到骄傲。

Q4

您提到了“客户成功”

您对它以及客户需求的理解

有什么变化吗?

一个人的所处位置,决定了眼界和视野。所以我对客户成功和客户需求的理解确实有变化。

作为销售的客户成功,我觉得更多是我们跟客户之间的一种契合程度。我们将擅长的技能、拥有的资源,去帮助客户、满足所需。这种契合程度能够提升业绩,也会增加客户的满意度。

作为经营管理者的客户成功,则是能更深刻地去理解客户的需求点。作为一个业务经营者,我就会更加理解客户企业的决策者,我会更清楚客户的经营现状和真正痛点。因为很多时候我自己也会有代入感,会更理解决策者的意图。

但作为咨询顾问而言,“客户成功”需要更多地去解决问题。

咨询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卖标准。我们在刚刚进入项目的时候,对于客户而言,这个客体一定是一个未知的,他很想知道答案,想要一探究竟。对于我们而言,因为还没有真正入局,所以我们也只是像雾里看花一样。我们其实都不知道这个东西打开之后会是什么,所以这个时候的客户成功,我觉得不是“你想要,刚好我也有”,而是要跟客户一起去拨开云雾,找到真知的过程。

客户和我们,都是各有各的资源,客户有他的资源,我们有我们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专业工具和方法,我们要解决同样的问题,目的相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把各自的力量整合,拨开迷雾,不断地去接近问题的真相,找到真知灼见,把事情看得很透彻,我们要给出非常务实有效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并督促客户采取行动,促使客户发生真正的改变。

这才是从咨询的角度来看到的客户成功。

而在当下这个数字化时代,尤其是ChatGPT这样的“超级大脑”已经呼啸而来,也为咨询顾问带来了更强的挑战与思考。

因为我们现在涉及到组织人才方面的一些咨询,很多案例都涉及到组织部门还有方方面面的变革,要求客户采用跟以前不一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而人一旦面对变革,其实都是有恐惧,或者说是有免疫作用在的。咨询顾问未来应该具备的一个能力,除了对于问题的本质有更强的洞察力,从道理上告诉客户应该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应该往什么方向去;另外就是要具备更强大的情感技能。对咨询顾问来说,从逻辑到情感两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升。即便是数字化时代,这些能力也会变得更加地重要和不可替代。

总而言之,和客户一起拨开迷雾的过程虽然可能会很漫长,但成就感会更大一些。要有强烈的信念,因为是未知的,所以真的是要随时变化,完全靠自己的这个专业,去帮助客户随机应变,解决问题。

Q5

您是凯洛格企业大学白皮书发布的亲历者

能给我们讲讲这段历程吗?

凯洛格企业大学白皮书一直被称为行业的风向标,它走在行业的前沿,在汇集研究无数大数据的同时,也引领着学习者们去探索更多的尝试和全新的实践,采用更有效的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所以想要担得起“风向标”这样的定位,白皮书就绝不可能只是一份简单的调研报告,而是要持续输出凯洛格的深度理论观点。我们一直在做研究工作,将调研作为基础,通过行业现象来洞察本质。这也是凯洛格咨询顾问所擅长的逻辑推导的方式:看到未来的发展态势,能够提炼出最有效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模型。

为了发布一年一度的企业大学白皮书,我们通常会持续准备一年。年初,我会开始规划今年的选题、重点调研的问题,以及研究今年的培训市场里,国内的企业大学又出现了一些什么新的动向、新的趋势。

所以每年我们会本着严谨的态度去走访客户和调研行业,了解他们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看很多书,研究很多理论,开很多次的碰头会、研讨会,在跟客户沟通时,也会多多留心:如果某个客户有特别好的实践,就要把经验萃取提炼出来。

一年一本,定位精品。凯洛格企业大学白皮书发布会作为凯洛格每一年的年度盛事,每个凯洛格人都会在那天感觉到非常自豪。在现场,很多客户坐在下面,听着演讲然后频频点头,所有人都想要去索取一本纸质版的白皮书。好多企业客户会跟你说,他像集邮票一样,收藏我们每一年的白皮书,所有的版本我都收集齐了。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感受到这是回归自己当初加入这个行业、加入凯洛格的初心。发挥专业影响,是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我内心是特别自豪的。

END

作者结语

在采访曹莹女士时,她的语气传达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温和、坚定。她谈到自己与凯洛格的关系像是一场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如果要用两个词来概括,她认为是:成人、达己。她为凯洛格在上海的一路前行倾注自己的专业主义,同时凯洛格也见证着她从校园到职场、从立业到成家的成长蜕变。她也鼓励同样追求专业主义的“后浪”们,能够坚持长期主义,同时更勇敢地追求心中所想,敢于直面内心真正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