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阴工学院全面贯彻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常态化教师培训机制,着力建设一支符合“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系统化设计,补足立身之“钙”。学校出台《关于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教职工思想政治表现考核办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二级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建设统一协调机制,并以教师为本,健全宣传、教育、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教师发展培养培育机制,系统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注重全过程师德养成,铸就教育之“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师德师风作为引进入职、聘用聘任、考核晋级、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兑现待遇的首要条件,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发展培训、贯穿教师生涯全过程。师德培训始终作为全校教师集中培训、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第一课。近年来,邀请全国模范教师朱月龙、全国师德标兵路丙辉、全国优秀教师傅钢善、陈延斌来校作师德师风专题报告,加深广大教师对师德师风的理解,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推动教师师德水平与业务能力齐头并进。
推进全方位素质提升,筑牢发展之“基”。学校自年1月开始实施寒暑假全体教师集中培训制度,面向全体教师,围绕思想政治理论、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与趋势、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与科研方法、学科领域研究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等方面,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经过4年的培训实践,有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构建多维度培训体系,提升培养之“效”。在不断探索中,淮阴工学院以师德教育为要、以教师需求为本,以提升中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水平为重点,构建了一套“专项教育与通识培养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线下活动与线上自学相结合、典型示范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多维度培训培养体系。通过争取并实施江苏省师德师风建设研讨项目、开展期初期末全体教师集中培训、新教师入职及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青年教师工程(社会)实践、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发放《淮阴工学院教师师德手册》个人自学等多样化分层次培训,着力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教学科研水平。承办的省本科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研讨培训,得到省教育厅、省师培中心和参训学员的一致肯定,学校获评年全省本科院校教师培训优秀管理单位。
经过近几年的系统培训,学校教师师德素养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显著增强,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教师,如省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冯云平、淮安市“最美教师”陈晓明、淮安市“优秀青年标兵”李梓、省“外专百人计划”AHMEDN.ABDALLA、“江苏友谊奖”AmirAliMokhtarzadeh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造就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孙全平蒋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