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
12月18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年会主题为“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展望”的平行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会议以线上报告形式举行,包括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有关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等余人参会。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以“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为题进行发言。范恒山认为,区域战略与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在于实行分类指导和推进一体联动,要按照二十大的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求随后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的作用”的主旨报告。吴晓求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环境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本质上也就是人的全面现代化。教育将在人才培养、理念变革、理论创新、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法制完善以及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教育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具有特别重大的作用。
主题报告环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国际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高等教育合作发展”主题阐释了一流高校通过区域合作来提升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世界经验。宋永华指出,区域合作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国家“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粤港澳湾区高等教育的未来应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