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身,夏天已成为故事;一次相聚,秋天便成了风景。为更好的解锁新课标密码,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濮阳市子路小学教育集团于9月1日在报告厅、思齐厅同时举行语文、数学校本培训。教育集团的语文、数学老师全程参与培训。
语文专场(一)
语文专场由张瑞婷、陈艳蕊和董明利三位老师主讲。首先是笔耕不辍的张瑞婷老师,张老师认为本次课标修订的最大特点,就是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子路小学张瑞婷老师,针对五年级教材,举实例阐述了怎样在五年级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接着是陈艳蕊老师的精彩分享。陈老师说课标不是一个崭新的革命,而是吸收了过去课改的一些经验。推行新课标不是要把以前的推倒重来,搞个颠覆式的彻底的革命,而是要守正创新,可以用“改良”形容现行的课标改革。现在的教学现状也在呼唤这种改良,所以我们要支持、要学习、要贯彻课标。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学问,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制造性地懂得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细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敏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同学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要遵照学情,要尽量去学习、理解课标,根据实际的情况出发,用好这个课标,用好教材。
董明利老师则针对五年级语文教材进行全册解读。她从教材整体结构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详细解读,紧紧抓住教材双线组织单元,三位一体阅读体系,重视方法指导,凸显实践性四个方面结合相关单元课文、语文园地、课后小练笔、资料袋等内容详细分析。董老师的汇报思路清晰,语言准确,她讲得清,讲得透,有点有面,深入浅出,效果很好!
培训最后,焦校长对此次活动作出了精彩的总结。并寄语老师们三句话: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日日读不怕千万卷;日日做不怕千万事。须明白每件事都在磨炼意志,且行且思。
数学专场(一)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根本依据,是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出台。为了让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对标找到新航向,学校精心打造本次培训的主题为新课标的读与思,培训者由学校的骨干教师承担。
数学专场由路九民和闫慧两位老师主讲。首先爱思考的路九民老师分享了专题《当“旧教材”遇上“新课标”》。路老师从以下三方面诠释新课标理念和旧教材的有效对接整合,一是深入学习课标理念是实践的前提。她着重提到自己学习课标的三个维度,维度一是核心文本《课程方案》和《数学课程标准》要反复研读;维度二是高端系统的专家解读要反复学习;维度三是一线名师团队感悟要反复思索。二是积极的实践回应是新课标落地的根本。路老师明确指出两大实践点,实践点一是对接新内容,并以《认识周长》《用尺规作等长线段》《给定三边作三角形》《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例具体介绍对接策略;实践点二是整合新结构,并以《小数乘整数》为例详细介绍如何加强知识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进行有效的结构化整合。三是学习方式深刻转型才有真正的出路。最后路老师结合自身近30年的教学历程,总结了个人打造有效课堂的三个阶段性转变,即从知识本位到学生本位再到学习本位。
然后是善研究的闫慧老师分享的专题《数学课程标准(年版)》。一上台,闫老师就以“数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引起全场老师的思考和互动,极大激活了现场氛围。接着,她结合自己对国内外课程标准的研究和思考,梳理出五点切实感受。感受一是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感受二是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感受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以此能考有所依、评有所准;感受四是增强了指导性;感受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接下来,闫老师以多个问题为主线,以不同领域的生活案例和数学案例为扶手,引领大家解读新课标,包括课程目标、核心理念、核心素养及核心词等。最后闫老师用“三个一点”道出个人思考的制高点,即把数学道理想得更明白一点、把教学教得更简单一点、让学生的思维更合理一点。
本次培训再次让大家齐聚一堂,共享一场文化的盛宴,聆听课改最强音,探寻课改新思路,把握课改新动向,践行课改新举措,与新课标同行,与名师名家为伍,全体参训老师感受到的不仅是听觉的冲击,更是内心的震撼。虽新教材还在“路上”,但大家心中已经有标可依、有的放矢,决心用“旧教材”搭上新理念,创出教学新路线!请相信穿着旧鞋子也能走出新路子,并且能处处领先!
编辑:张雪利鲁丙甫张谢美
组稿:马培玉周珂刘社峰纪威王学康郭松达胡长川王晨韩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