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文化年成为假日休闲新风尚

  如果说什么习惯可以给生活带去深远的影响,那么阅读一定是不少人首推的一项。

  找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让时光在指间慢慢流淌,文字带给心灵的满足、氤氲着书香的快乐,是令人迷醉、难忘的。

  日前,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文旅局获悉,在刚刚过去的农历春节假期里,沈城各大书城、书店、城市书房(书屋)都迎来了喜人的客流,不少市民、游客偕家人在假日里到书店看书、学习,掀起一股“过文化年”热潮。

  节日里的各大书店人气不减

  因从事文化研究工作,市民刘女士一直都是图书馆、书店的常客。

  虽说眼下各类网红书店层出不穷,但刘女士更偏爱那种独立的、传统的老品牌。“像马路湾的新华书店,每周我都会去。”刘女士总觉着,在那里她能找到逝去的青春。刚刚过去的农历春节,刘女士跟往常一样,依旧抽出大块的时间去了新华书店。“不去书店总感觉生活少了点什么,所以在给家人做好饭后,我就又来书店了。”几乎每个春节,刘女士都会与书香为伴。她发现,近几年,春节逛书店的人越来越多了。

  农历大年初四,玖伍文化城里也是人头攒动,上午时段的休息区里几乎找不到空位。年龄各异的读者捧着喜爱的书籍,或坐在书桌前或干脆坐在楼梯上,徜徉在文字的世界里。

  38岁的市民李乐,便是沉浸在书香中的一员。与其他独来独往的读者不同,她的身旁,读小学的大女儿正陶醉地翻看时下流行的“米小圈上学记”,小女儿则在不远处的儿童活动区,开心地玩着积木玩具。母女三人各自为营,互不打扰。

  “现在的书店不仅阅读氛围好,还特别人性化,有吃有玩。”在李乐看来,有吃有玩的书店是个带娃的好去处,相比于游乐为主的淘气堡,她更喜欢带孩子们来书店坐坐。“既可以让孩子养成从小爱阅读的习惯,也是休闲娱乐的不错选择。”因为晚上家里聚会,李乐下午便带孩子回家了,而要是搁在平时,他们通常会待到晚上才离开。

  而一些开设在商超里的新锐网红书店,记者观察到,不少穿得美美的时尚男女,打卡、拍照,购买正价书、文创周边,享受着当下不一样的假日文化消费新方式。

  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留下独特体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沈城各大书城绝大多数都正常开放,还相应地推出了假日专享活动,盛文读书会、新春音乐会、猜灯谜、写春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来书店品年味、过新年的人们,留下了独特的节日文化体验。

  比如,作为业界老品牌,北方图书城在春节期间与联盟商户举办了主题年会、迎春家居节、年货节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精湛的茶艺表演、丰富的新年家宴品鉴等互动活动吸引了读者的驻足。“北方图书城颠覆了我对传统书店的印象,这就是文化综合体。”参加线下活动的读者李女士说。

  而坐落在中山路欧风街上的歌德书店,在春节期间引进的个性化动漫插画展,同样吸引了一众读者的围观。“以前在外省市看过这种书店与策展结合的形式,没想到沈阳也有了,真好。”假期回沈的大三女生范范开心地说。

  虽然沈城各大书城、书店风格迥异,吸引的人群也略有不同,但人们对文化的热爱和对读书的热情,却是殊途同归,有增无减。“从农历初一到十五,北方图书城及旗下门店共接待客流20余万人,虽然受疫情影响,但销售比同期有一定的增长。”北方图书城营销策划中心经理助理李春旭介绍说。

  家门口的读书空间充满生活乐趣

  当目光锁向百姓家门口的阅读空间——城市书房(书屋)时,记者了解到,整个春节假期里,全市共有17家书房(书屋)对外开放。因受疫情影响,这些地方大都采取了提前预约制,但无一例外都是第一时间“爆满”。

  例如皇姑区的拾光书屋,在春节期间没有打烊。从初一到初七,读者、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少身着喜庆服饰、扎着红色头绳的小朋友,让书屋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书屋就在家楼下,平时就想带孩子来看看,但因工作忙总没时间,赶上假期马上预约了时间。”附近居民王女士开心地说。

  据皇姑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皇姑区共开放了6家城市书房(书屋)。为了契合喜庆的中国年,区文旅局特别将书房(书屋)进行了调整,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升级为复合型的生态空间,正月十五的灯谜会、非遗传承人的培训还有持续到月底的第五届剪纸节分会场……更多的百姓在家门口就感受了读书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关彤实习生张哲)

  摄影记者孙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