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柴鑫带队临清市重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了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人员及传承人业务培训班。
此次培训邀请了聊城大学及山东省文化馆的专家学者亲临授课,就非遗的品牌化生存与传承、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做出了分析和解读。
临清非遗中心副主任柴鑫在培训班上针对临清非遗保护工作推进情况进行了发言。临清非遗保护中心一直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开展保护工作。
近年来,非遗中心积极实施非遗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在推进非遗保护法规建设、项目管理、传承传播、宣传展示、整体性保护等几个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完善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遗项目2项(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肘捶),省级非遗项目11项(临清贡砖烧制技艺、肘捶、临清驾鼓、临清潭腿、临清时调、健脑补肾丸制作技艺、金氏古筝、临清什香面制作技艺、临清龙灯、清真八大碗制作技艺、田庄吹腔),聊城市级非遗项目38项,临清县级非遗项目项。同时,我市建立了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截止目前已完成出版《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项目汇编》、《“感受运河遗风”首届专家学者临清采风活动调研报告集》、《运河名城·临清民间故事传说》等学术文集。
我市公布五批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91名,聊城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8人,省级3人,国家级1人。其中,肘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申孝生和临清驾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洪玉卿于、连年被评为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同时8人荣获三届聊城市优秀传承人荣誉称号,这是对我市传承人保护传承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更是对我市传承人队伍的巨大激励。我市还多次组织传承人参加全国、省、市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学习培训,组织观摩全国非遗博览会、全国文博会、省非遗精品展等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使传承人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共识,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传承意识和传承本领。此外,我市多措并举,通过记录整理技艺资料、提供传习场所、发放传习服装、器材等多种形式,积极配合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帮助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等活动,不断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向深入。
我市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和传承基地的建设保护,目前已经建成临清永祥贡砖生产基地、临清魏家湾贡砖文化产业基地、临清市魏湾老官窑贡砖传承展示基地、临清美文砖雕生产基地、肘捶京华中学传习基地、临清驾鼓传习所、济美酱园传统工艺展示基地、健脑补肾丸传承基地、临清面塑传承基地等多处重点非遗项目展示传习所,并成立了临清肘捶文化研究会、临清贡砖文化研究会、临清潭腿研究会、临清社火协会等协会组织。
组织开展了讲述临清记忆、临清民间收藏展、探索运河研学游、运河文化知识讲座、胡同一日游等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非遗主题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参加聊城非遗春晚、临清市春节晚会、临清市元宵节社火展演、乡村春晚、农民艺术节、歇马亭庙会、民间艺术展演、民间绝活大赛等活动,鼓励项目传承人展示精湛的传统技艺,为保护文化遗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此外,我市还积极组织重点非遗项目参加全国非遗博览会,推介展示了我市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扩大了和全国其他省市在非遗保护利用工作方面的经验交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